«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公告 |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
统计 |
blog名称:宁静致远 日志总数:2340 评论数量:2658 留言数量:88 访问次数:17506395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日 |
| 
|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计算机应用]电脑高手必备36技 |
电脑高手必备36技
1、如何实现关机时清空页面文件
打开“控制面板”,单击“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双击其中“关机:清理虚拟内存页面文件”一项,单击弹出菜单中的“已启用”选项,单击“确定”即可。
2、如何自行配置Windows XP的服务
如果你是在单机使用Windows XP,那么很多服务组件是根本不需要的,额外的服务程序影响了系统的速度,完全可将这些多余的服务组件禁用。单击“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弹出服务列表窗口,有些服务已经启动,有些则没有。我们可查看相应的服务项目描述,对不需要的服务予以关闭。如“Alerter”,如果你未连上局域网且不需要管理警报,则可将其关闭。
3、Smartdrv程序有什么作用
现象:在许多有关Windows XP安装的介绍文章中都提到:“如果在DOS下安装Windows XP非常慢,肯定是安装前未运行Smartdrv.exe。我想问这个Smartdrv.exe文件有什么饔?具体如何使用?
Smartdrv.exe这个文件对于熟悉DOS的朋友肯定很清楚,主要作用是为磁盘文件读写增加高速缓存。大家知道内存的读写速度比磁盘高得多,如果将内存作为磁盘读写的高速缓存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Smartdrv.exe这个文件在Windows各个版本的安装光盘中或是硬盘上的Windows/command/里都有,只有几十KB,把这个文件复制到软盘下,启动系统后直接运行这个程序(可以不加参数,该程序会自动根据内存大小分配适当的内存空间作为高速缓存),再安装Windows XP即可。另外提醒大家,这个程序在安装完Windows后,不要运行,否则Windows可用内存将减少。
4、Win32k.sys是什么文件
现象:我刚装了Windows XP,可是接下去再装毒霸就发现病毒,位于F:WINNT SYSTEM32里的Win32k.sys文件,删又不可删,隔离又不行,在Windows 98下或DOS下删就会导致Windows XP不可启?,请问该文件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方法解决??
这个文件是Windows XP多用户管理的驱动文件。在X:WindowsSystem32Dllcache目录下有此文件的备份。只要将此备份拷到X:WindowsSystem32下替代带病毒的文件即可。做一张Windows 98启动盘,并将Attrib.exe文件拷入软盘,此文件在装有Windows 98的机器上的X:WindowsCommand目录下。在BIOS的Advanced BIOS Features 中将启动顺序调整为从A盘启动,进入DOS后,进入X:WindowsSystem32目录,
|
阅读全文(2589)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解救光驱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解救光驱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
在频繁使用光驱之后,光驱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故障;如果这些故障不被及时有效地解决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光驱的使用效率!其实,光驱遇到故障并不可怕,我们只要懂得寻医问药,就能迅速有效地将光驱的各种疑难杂症解决掉,从而保证光驱的使用效率不受影响!
解救DVD光驱变异成为CD光驱
最近单位新买了一台联想启天M4600计算机,安装在该计算机中的DVD光驱先前使用一直很正常,可是在这两天使用该光驱时,笔者突然遭遇到一则非常罕见的故障现象,那就是出现在“我的电脑”窗口中的DVD光驱图标突然变异成为了CD光驱图标,尽管DVD数据光盘放入其中后光驱仍然能够正常读取数据,不过当笔者尝试使用PowerDVD软件来欣赏DVD碟片时,该光驱就无法直接播放了,必须使用手工方法打开VOB文件才能正常播放内容,不知道这则疑难病症究竟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该怎样才能妙手回春,让DVD光驱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呢?
遇到这种稀奇现象时,我们首先应该检查一下在DVD光驱发生“变异”之前,有没有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安装过什么工具软件,特别是虚拟光驱这类的工具程序,要是发现的确安装了什么工具软件的话,我们最好先按正确的方法将这些工具软件从系统中彻底删除掉,或者通过系统还原方式或恢复注册表的方式,将本地计算机的系统工作状态回归到以前的正常工作状态。要是将系统恢复到先前的正常状态后,DVD光驱工作性能还不能恢复正常时,我们不妨将本地计算机系统重新启动一下,待系统重新启动成功后,用鼠标右键直接单击系统桌面中的“我的电脑”图标,从随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本地计算机的系统属性设置窗口;单击该窗口中的“硬件”标签,然后在对应的标签页面中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打开本地计算机的设备列表窗口,然后检查其中的光驱设备有没有显示为DVD驱动器。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要是发现光驱设备没有显示为DVD驱动器的话,那我们可以直接将该错误的设备从系统中彻底删除掉,之后用鼠标右键单击其中的任何一个设
|
阅读全文(156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著名的计算机语言 |
著名的计算机语言
VF:也写作VFP,Visual FoxPro的缩写,Visual在英语中意为“可视的”,Fox意为“狐狸”,原指美国狐狸数据库软件公司,该公司已被微软公司收购。Pro为Progress的略写,意为“更进一层”。Visual FoxPro是由Microsoft在FoxPro的基础上推出的功能强大、可视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编程语言,同时它也是一种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VC:Visual C++,微软公司高级可视化计算机程序开发语言。C语言被人们称为近十年来对计算机程序设计最大的贡献之一。它有高级语言简单易用的特性,又可以完成汇编语言才能做的许多工作。因此,C语言特别适合用来编写各种复杂软件。如果说BASIC语言是初学者和业余爱好者的编程语言的话,那么C语言就是专业人员的编程语言了。
VB:Visual Basic的缩写,微软公司高级可视化计算机程序开发语言。BASIC是Beginner’s All-purpose Sybolic Instruction Code(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的缩写,从BASIC开始相继推出了Quick BASIC、Ture BASIC等,目前最新的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Visual Basic。这是一种功能极强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
Delphi:读音/′delfai/,特尔斐,古希腊城市名,被古希腊人当成世界的中心,因有阿波罗神殿而出名。在电脑英语中指美国宝兰(Borland)公司的一种可视化、面向对象、事件驱动的电脑编程语言。
Java:读音/′da:v/,《新英汉字典》译注为“爪哇岛(属印度尼西亚)、爪哇咖啡”。电脑英语指由美国太阳(Sun)公司推出的新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Java集面向对象、平台无关性、稳固性、安全性、多线程等诸多特性于一体,增加了异常处理、网络编程等方面的功能,特别适合于Internet应用的开发,是实现“一个世界,一个网络”构想的关键。用Java编写的各类软件能真正做到“Write Once,Run anywhere(一次写成,到处运行)”,也就是说,相同的软件可在不同计算机上运行,无论是PC机、苹果机、UNIX计算机、还是顶置盒、PDA(个人数据助理)乃至智能元器件无一例外。
SQL:Structure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一种简明扼要、面向集合的语言,它对一个或多个数据表进行查询,产生一个结果数据表。
|
阅读全文(161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Windows系统的活动大陆:细看DLL文件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Windows系统的活动大陆:细看DLL文件
在Windows世界中,有无数块活动的大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动态链接库。现在就走进这些神奇的活动大陆,找出它们隐藏已久的秘密吧!
初窥门径:Windows的基石
随便打开一个系统目录,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很多扩展名DLL的文件,这些就是经常说的“动态链接库”,DLL是Dynamic Link Library(即“动态链接库”)的缩写。从Microsoft公司推出首个版本的Windows以来,动态链接库就一直是这个操作系统的基础。
1.看看DLL里有什么
与其用晦涩的专业术语来解决DLL是什么,不如先来看看DLL里有什么。DLL和EXE文件一样,其中包含的也是程序的二进制执行代码和程序所需的资源(比如图标、对话框、字符串等),可是为什么要把代码放在DLL里面,而不是做成EXE呢?其实DLL中的代码是以API函数形式出现的,通俗地说,DLL中包含的程序代码都被做成了一个个小模块,应用程序通过按下所需DLL中特定的按钮,来调用DLL中这个按钮所代表的功能。在使用“记事本”等程序时,如果要保存文件或打开文件,就会弹出通用文件对话框,选择文件位置。你可知道,这就是调用了系统底层DLL中的通用对话框界面。
2.系统中几个重要的DLL
Windows中有3个非常重要的底层DLL:Kernel32.dll、User32.dll、GDI32.dll。其中Kernel32.dll顾名思义就是内核相关的功能,主要包含用于管理内存、进程和线程的函数;而User32.dll中包含的则是用于执行用户界面任务的函数,比如把用户的鼠标点击操作传递给窗口,以便窗口根据用户的点击来执行预定的事件;GDI32.dll的名称用了缩写,全称是Graphical Device Interface(图形设备接口),包含用于画图和显示文本的函数,比如要显示一个程序窗口,就调用了其中的函数来画这个窗口。
3.为什么要用DLL
刚才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只解释了DLL将程序代码封装成函数的原理。为什么封装成函数,就能成为系统中大量使用DLL的理由呢?
①扩展应用程序 由于DLL能被应用程序动态载入内存。所以,应用程序可以在需要时才将DLL载入到内存中,这让程序的可维护性变得很高。比如QQ的视频功能需要升级,那么负责编写QQ的程序员不必将QQ所有代码都重写,只需将视频功能相关的DLL文件重写即可。
②便于程序员合作 这个和最终用户关系不大,仅供了解。大家都知道编程工具有很多,比如VB
|
阅读全文(272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BIOS参数设置不当导致的问题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BIOS参数设置不当导致的问题
故障现象:朋友的一台DELL电脑,型号是DELL Dimension 2400,其主机的配置为:赛扬处理器2.60G,内存256M,硬盘40G,主板集成显卡声卡网卡。朋友说这台电脑买回来后不久不知什么原因,好象一直存在一点什么问题。
故障处理:听了朋友大概的叙述基本上可以判定软件问题,暂时没有必要打开主机机箱查看。于是把键盘鼠标显示器接好,通电启动,主板自检正常,但是很快就进入了Windows XP的安装界面,而且是复制完系统必须的安装文件重新启动后的界面。经过询问,原来是送给某电脑公司检修过,后来重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就是装不上。不管那么多了,还是彻底地重新安装Windows XP。把安装光盘放入光驱,重新启动电脑,按照屏幕提示,按F2进入BIOS设置,设置电脑从光驱启动。启动后听见光驱中呼呼的读盘声音,可是感觉安装速度不快。尤其到了“安装程序正在复制文件”这一步时,竟用了近一个小时,会不会光驱的读盘能力不行了?正好安装程序要求重新启动电脑,于是乘机关了电脑,打开机箱,把我电脑上的光驱卸过来用。再次启动电脑继续进行安装,可安装进度还是非常慢,过了一个小时才完成了几分钟的安装进度。
立即停止安装,拆下硬盘、内存条、CPU ,一一放到我的电脑上试,没有发现一点问题。只剩下主板了,难道主板有问题,但是电脑多次启动时自检的速度一点也不慢。细细地想了想,硬件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应该是软故障。会不会BIOS中参数设置不当造成的?再次启动电脑,进入设置,把有关硬盘、内存、CPU 的参数设置一边改一边重启动电脑试。最后终于发现在“ CPU Information”项的“CPU Speed”设置中发现了问题。“CPU Speed”有两个参数选择:Normal(正常的)、Compatible(兼容的),原先使用的是“Compatible”,改为“Normal”后安装速度加快,整个安装过程不超过半个小时。
故障分析:可能这台DELL电脑买回来后,不知什么时候被误操作修改了BIOS参数设置,造成 CPU运行速度降低,从而造成电脑运行整体速度变慢的故障。
如果用户不是对BIOS设置非常了解的话,那么在修改CMOS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来进行设置,如果设置错误引起系统故障,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恢复默认设置。
<完> 删除 |
[计算机应用]LCD与CRT显示器区别及其维护保养 |
LCD与CRT显示器区别及其维护保养
在每天享受着LCD那与众不同的高档次显示效果的同时,不要忘记了保养这个极其重要的环节。LCD只有保养得好,才能够长期无故障地为用户服务。如果已经拥有了LCD或者平板显示器,这里的一些提示就对你十分有用了,下面笔者就将自己的一些使用和维护液晶显示器的心得拿出来和同样关心自己爱机的DIY伙伴一起分享一下。
常见的液晶显示器按物理结构分为四种:
①扭曲向列型(简称TN,全称Twisted Nematic,主要应用在游戏机液晶屏等领域);
②超扭曲向列型(简称STN,全称Super TN,目前多被手机液晶屏所采用);
③双层超扭曲向列型(DSTN,全称Dual Scan Tortuosity Nomograph,早期笔记本电脑和目前手机等数码设备上皆有采用);
④薄膜晶体管型(TFT,全称Thin Film Transistor,目前应用的主流)。
TN液晶显示屏是各种液晶屏的鼻祖,其技术原理是以后液晶显示屏发展的基石。TN液晶显示屏包括两层由玻璃基板、ITO膜、配向膜、偏光板等制成的夹板,上下夹层中是液晶分子,在接近上部夹层的液晶分子按照上部沟槽的方向来排列,而下部夹层的液晶分子按照下部沟槽的方向排列,整体看起来,液晶分子的排列像扭转螺旋形。
一旦通过电极给液晶分子加电,TN液晶将变成竖立的状态,而液晶显示器的夹层贴附了两块偏光板,这两块偏光板的排列和透光角度与上下夹层的沟槽排列相同,在正常情况下光线从上向下照射时,通常只有一个角度的光线能够穿透下来。
通过上偏光板导入上部夹层的沟槽中,再通过液晶分子扭转排列的通路从下偏光板穿出,形成一个完整的光线穿透途径。当液晶分子竖立时光线就无法通过,结果在显示屏上出现黑色。这样会形成透光时为白、不透光时为黑,画面就可以显示在屏幕上了。
目前主流的TFT型的液晶显示器组成更复杂一些,它主要是由荧光管、导光板、偏光板、滤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膜式晶体管等等构成。TFT液晶显示器具备背光源荧光管,其光源会先经过一个偏光板然后再经过液晶,这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就会改变穿透液晶的光线角度,然后这些光线还必须经过前方的彩色的滤光膜与另一块偏光板。而只要改变加在液晶上的电压值就可以控制最后出现的光线强度与色彩,这样就能在液晶面板上变化出不同色调的颜色组合。
注意一:刷新频率
刷新频率也就是显示器的垂直扫描频率(场频),它是指每秒内电子枪对整个屏幕进行扫描的次数,以Hz(赫兹)为单位。对于CRT显示器来说,CRT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是由很多荧光点组成,每个荧光点都在电子束的击打下发光,不过荧光点发光的时间很短,所以要不断地有电子束刷新击打荧光粉使之持续发光,而只有刷新够快,人眼才能看到持续更稳定的画面,才不会感觉到画面的闪烁和抖动,眼睛也就不容易疲劳。所以CRT显示器的刷新率在相关分辨率下不低于85Hz才能让人眼看着更舒服。
和CRT显示器将画面分成若干“扫描线”来进行刷新会出现画面闪烁的问题相比,LCD产生图像不是通过电子枪扫描,而是通过控制是否透光来控制亮和暗,所以LCD的刷新是对整幅的画面进行刷新,LCD即使在较低的刷新率(如6
|
阅读全文(348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关于NTFS分区与FAT分区的10个精彩问答 |
关于NTFS分区与FAT分区的10个精彩问答
1、什么是NTFS-新(N)技术(T)文件(F)系统(S)?
想要了解NTFS,我们首先应该认识一下FAT。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是“文件分配表”的意思。对我们来说,它的意义在于对硬盘分区的管理。FAT16、FAT32、NTFS是目前最常见的三种文件系统。
FAT16:我们以前用的DOS、Windows 95都使用FAT16文件系统,现在常用的Windows 98/2000/XP等系统均支持FAT16文件系统。它最大可以管理大到2GB的分区,但每个分区最多只能有65525个簇(簇是磁盘空间的配置单位)。随着硬盘或分区容量的增大,每个簇所占的空间将越来越大,从而导致硬盘空间的浪费。
FAT32:随着大容量硬盘的出现,从Windows 98开始,FAT32开始流行。它是FAT16的增强版本,可以支持大到2TB(2048G的分区。FAT32使用的簇比FAT16小,从而有效地节约了硬盘空间。
NTFS:微软Windows NT内核的系列操作系统支持的、一个特别为网络和磁盘配额、文件加密等管理安全特性设计的磁盘格式。随着以NT为内核的Windows 2000/XP的普及,很多个人用户开始用到了NTFS。NTFS也是以簇为单位来存储数据文件,但NTFS中簇的大小并不依赖于磁盘或分区的大小。簇尺寸的缩小不但降低了磁盘空间的浪费,还减少了产生磁盘碎片的可能。NTFS支持文件加密管理功能,可为用户提供更高层次的安全保证。
2、什么系统可以支持NTFS文件系统?
只有Windows NT/2000/XP才能识别NTFS系统,Windows 9x/Me以及DOS等操作系统都不能支持、识别NTFS格式的磁盘。由于DOS系统不支持NTFS系统,所以最好不要将C:盘制作为NTFS系统,这样在系统崩溃后便于在DOS系统下修复。 NTFS与操作系统支持情况如下: FAT16 windows 95/98/me/nt/2000/xp unix,linux,dos FAT32 windows 95/98/me/2000/xp NTFS windows nt/2000/xp
3、我们需要NTFS吗?
Windows 2000/XP在文件系统上是向下兼容的,它可以很好地支持FAT16/FAT32和NTFS,其中NTFS是Windows NT/2000/XP专用格式,它能更充分有效地利用磁盘空间、支持文件级压缩、具备更好的文件安全性。如果你只安装Windows 2000/XP,建议选择NTFS文件系统。如果多重引导系统,则系统盘(C盘)必须为FAT16或FAT32,否则不支持多重引导。当然,其他分区的文件系统可以为NTFS。
4、如何将FAT分区转换为NTFS?
Windows 2000/XP提供了分区格式转换工具“Convert.exe”。Convert.exe是Windows 2000附带的一个DOS命令行程序,通过这个工具可以直接在不破坏FAT文件系统的前提下,将FAT转换为NTFS。它的用法很简单,先在Windows 2000环境下切换到DOS命令行窗口
|
阅读全文(173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DDR内存和DDR2内存的区别 |
DDR内存和DDR2内存的区别
与DDR相比,DDR2最主要的改进是在内存模块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相当于DDR内存两倍的带宽。这主要是通过在每个设备上高效率使用两个DRAM核心来实现的。作为对比,在每个设备上DDR内存只能够使用一个DRAM核心。技术上讲,DDR2内存上仍然只有一个DRAM核心,但是它可以并行存取,在每次存取中处理4个数据而不是两个数据。
与双倍速运行的数据缓冲相结合,DDR2内存实现了在每个时钟周期处理多达4bit的数据,比传统DDR内存可以处理的2bit数据高了一倍。DDR2内存另一个改进之处在于,它采用FBGA封装方式替代了传统的TSOP方式。
然而,尽管DDR2内存采用的DRAM核心速度和DDR的一样,但是我们仍然要使用新主板才能搭配DDR2内存,因为DDR2的物理规格和DDR是不兼容的。首先是接口不一样,DDR2的针脚数量为240针,而DDR内存为184针;其次,DDR2内存的VDIMM电压为1.8V,也和DDR内存的2.5V不同。
DDR2的定义:DDR2(Double Data Rate 2)
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新生代内存技术标准,它与上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读预取)。换句话说,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此外,由于DDR2标准规定所有DDR2内存均采用FBGA封装形式,而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TSOP/TSOP-II封装形式,FBGA封装可以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为DDR2内存的稳定工作与未来频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回想起DDR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应用到个人电脑的DDR200经过DDR266、DDR333到今天的双通道DDR400技术,第一代DDR的发展也走到了技术的极限,已经很难通过常规办法提高内存的工作速度;随着Intel最新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前端总线对内存带宽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拥有更高更稳定运行频率的DDR2内存将是大势所趋。
DDR2与DDR的区别:在了解DDR2内存诸多新技术前,先让我们看一组DDR和DDR2技术对比的数据。
1、延迟问题: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同等核心频率下,DDR2的实际工作频率是DDR的两倍。这得益于DDR2内存拥有两倍于标准DDR内存的4BIT预读取能力。换句话说,虽然DDR2和DDR一样,都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延和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拥有两倍于DDR的预读取系统命令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同样100MHz的工作频率下,DDR的实际频率为200MHz,而DDR2则可以达到400MHz。 这样也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在同等工作频率的DDR和DDR2内存中,后者的内存延时要慢于前者。举例来说,DDR 200和DDR2-400具有相同的延迟,而后者具有高一倍的带宽。实际上,DDR2-400和DDR 400具有相同的带宽,它们都是3.2GB/s,但是DDR400的核心工作频率是200MHz,而DDR2-400的核心工作频率是100MHz,也
|
阅读全文(162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如何得到Win XP系统的超级管理员权限 |
如何得到Win XP系统的超级管理员权限
Windows XP凭借极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个人账户、设定密码来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还可以用Administrators(超级管理员)的身份任意设置账户,为每一个账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可以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也拥有系统的“生杀大权”,享有系统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我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你这个Administrators给废掉,取而代之的是我成为Administrators,你信不信?呵呵,你不信?好,我们来试一试:
步骤一 重新启动计算机,在出现启动菜单时按F8键进入高级选项菜单,选择“安全模式”进入系统;
步骤二 打开“控制面板”,找到“用户和密码”选项,看看是不是账户中包括Administrators?好,现在将Administrators账户删除,重新创建一个Administrators,或是更改原来的Administrators账户密码;
步骤三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只有输入新的密码才能登录Windows XP。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原因很简单:Windows XP真正的超级管理员账号应该是在安全模式下的Administrators,并不是在正常模式下的Administrators。在默认情况下,安全模式下的Administrators密码为空。无论用户在正常模式下将Administrators密码设置得多么复杂,安全性多么高,如果没有设置安全模式下的Administrators密码,你的电脑将毫无秘密可言。
现在,你是不是对Windows XP的安全性有些担忧了?那怎么办?这还不简单:赶紧进入安全模式,设置Administrators密码,将自己提升为真正的Administrators!当然,这次设置的密码要记牢了,否则下次你就真的无法进入Windows XP了。
|
阅读全文(240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轻舞飞扬U盘引导盘镜像 |
轻舞飞扬U盘引导盘镜像(带所有飞扬工具全中文菜单)
软件类型: 国产软件/免费软件 软件语言: 简体中文 运行环境: Win9X/WinXP/Win2000/ 软件大小: 24.77 MB
999 飞扬作品 轻舞飞扬U盘引导盘镜像(带所有飞扬工具全中文菜单) 上开机即现的菜单如下: ★ 轻舞飞扬DOS启动 ★ 【常用工具】-------------------------[请注意:输入menu回车将打开本帮助界面] TW 运行天汇汉字 HYWB 运行深山红叶五笔 DELTREE 删除目录命令 FM 文件管理工具 KINGCP 加密光盘复制程序 XCOPY 加强文件拷贝 EDIT 文本编辑命令 RESTART 重新启动电脑命令 MENU 飞扬启动菜单 HD 软盘操作工具 ATTRIB 文件属性修改查看 QWFY 飞扬工具菜单 【磁盘工具】------------------------------------------------------------- F32 快速分区命令 MANUFD 手动分区取消隐藏 AUTOFD 自动分区命令 DISKFIX 硬盘修复工具 FDISK 最古老的手动分区 PRTEDIT 分区表编辑器 HIDE 隐藏分区命令 JMRESCUE江民硬盘锁修复盘 UNHIDE 取消隐藏分区 LFORMAT 低格现有硬盘 RESCUE 引导信息备份恢复 NTFSDOS 访问NTFS分区 FORMAT 格式化某分区 PR 普通分区数据恢复 GDISKP 硬盘快速分区 FBDISK 坏盘分区工具 READNTFS修复NTFS分区数据 SPFDISK 中文菜单分区 【进阶工具】------------------------------------------------------------- NTPASS 用户密码破解 GHOST 手动运行GHOST8.3 SYS &
|
阅读全文(673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SCSI硬盘的关键技术点详解 |
SCSI硬盘的关键技术点详解
中高端服务器普遍采用的就是SCSI硬盘了,SCSI硬盘最直观的优点就是快速、稳定,与PATA和SATA相比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过既然是企业级产品,那么价格自然也便宜不了,从而把相当一部分用户拒之门外。
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高端市场上开始出现更高转速的SATA硬盘,不过从百万小时无故障运行性能方面讲,SCSI还是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对企业级应用来说,SCSI硬盘仍然是最合适的选择。
什么是SCSI硬盘?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专门为小型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存储单元接口模式,可以对计算机中的多个设备进行动态分工操作,对于系统同时要求的多个任务可以灵活机动的适当分配,动态完成。
SCSI规范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第六代技术了,从刚创建时候的SCSI(8bit)、Wide SCSI(8bit)、Ultra Wide SCSI(8bit/16bit)、Ultra Wide SCSI 2(16bit)、Ultra 160 SCSI(16bit)到今天的Ultra 320 SCSI,速度从1.2MB/s到现在的320MB/s有了质的飞跃。目前的主流SCSI硬盘都采用了Ultra 320 SCSI接口,能提供320MB/s的接口传输速度。
SCSI硬盘的优点:
1.SCSI可支持多个设备,如ultra 320的单通道可以接15个硬盘,双通道可接30个SCSI设备。也就是说,所有的设备只需占用一个irq(中断请求)。
2.SCSI还允许在对一个设备传输数据的同时,另一个设备对其进行数据查找,这就可以在多任务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 NT中获得更高的性能。
3.SCSI设备的CPU占用率极低,确实在多任务系统中占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SCSI卡本身带有处理器,可处理一切SCSI设备的 数据,在工作时主机CPU只要向SCSI卡发出工作指令,SCSI卡就会自己进行工作,工作结束后返回工作结果给CPU。
4.SCSI设备还具有智能化,SCSI卡自己可对CPU指令进行排队,这样就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多任务时硬盘会在当前磁头位置,将邻近的任务先完成,再逐一进行处理。
SCSI硬盘接口方式:
目前SCSI主流的接口方式有两种,68针和80针(早期还有50针接口)。两者之间主要是市场定位不同,68针针对一般用户,80针则支持热插拔功能,面向更高级的磁盘应用。两者在单盘性能上没有区别。支持热拔插技术的 叫SCA2接口(80-pin),与SCSI背板配合使用,就可以轻松实现硬盘的热拔插,目前在工作组和部门级服务器中,热插拔功能几乎是必备的。
另外,在高端的服务器/工作站硬盘中,还会采用光纤通道作为SCSI硬盘接口。光纤通道是高性能的连接标准,用于服务器、海量存储子网络、外设间通过集线器、交换机和点对点连接进行双向、串行数据通讯。对于需要有效地在服务器和存储介质之间传输大量资料而言,光纤通道提供远程连接和高速带宽。它是适于存储局域网、集群计算机和其它资料密集计算设施的理想技术。其接口传输速度分为1GB和2GB等等。
现在服
|
阅读全文(143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依据操作系统声音判断故障全攻略 |
依据操作系统声音判断故障全攻略
如今,电脑已经不再完全是我们办公的工具,工作之余,我们通过它看电影,听歌曲等等。但是Windows操作系统有些时候会和我们开一些玩笑,听着歌曲或者看着电影的时候,突然电脑没声了,出现这些问题,有些时候让我们一筹莫展,怎么办呢?Windows操作系统的失声,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声卡和其驱动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重新安装声卡驱动,但是情况并不完全都是这样。下面的文章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Windows操作系统常遇到的一些声音故障,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电脑开机无声音的硬件原因
如果没有电力供应,检查PC电源、电源接口和电源线通电情况:
1.检查机箱电源的接口和电源线是否完好,如果接口和电源线有破损 断裂的应当及时更换;
2.检查主板电源线插口,如果没有破损就将插口拔出再插入,一般可以解决主板由于接触不良导致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
3.检查机箱电源供应情况,我们一般都是利用替代法进行检测,即将电源盒装到另外一台电脑上试一试,国外有人介绍了另外一种测试ATX电源是否正常工作的方法 :首先 ,检查电源盒上的外接开关,看它是否在OFF档上,然后将之转换到115V 档上 ,这样电源盒上的电源线就有了电;其次,准备一根6-7厘米的电源线,再次,将电源线与电源线插口连接起来,同时检查硬盘、CPU风扇 光驱的电源线是否连接,然后如果电源盒后面有二级开关,有的话就打开,最后,检查电源风扇,如果机箱电源有问题,机箱电源风扇就不会转动 ;
4.检查机箱电源上的开关,看它与主板的连接是否正确,检查主板上的跳线, 找到控制电源的跳线 试着削短该跳线针,如果主板可以正常运行 ,这就说明该跳线已经有问题了(主要是由于跳线针和跳线帽不能良好接触 削短跳线针可以使得两者完全耦合)。
另外,在操作的过程中注意不要让主板接触到金属机箱,一般我们将主板和电源从机箱中取出来,放在不良传导物体上面,如木制桌面等如果有静电导入,容易造成主板短路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二、电脑开机无声音的软件原因
电脑出现没有声音问题,如开启电脑时无音,任务栏里的小喇叭不见了,往往使菜鸟们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实际操作过程中,谁都会遇到类似问题。我在使用电脑中就碰到过三次。经过反复摸索,终于找到了几个解决的办法。现在我把奉献出来,供网友们参考。
首先,电脑无音看似简单,其实有时问题比较复杂,既涉及到硬件方面的问题又涉及到软件方面的问题。因此,要先查明原因,看是软件还是硬件出了故障,然后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千万不能原因不明,就乱捣一气,搞不好会把系统弄瘫痪,麻烦就大了。
1.检查声卡、连接线,以及音箱等设备是否连接正常;运行杀毒软件进行杀毒;
2.右击“我的电脑”----“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打开“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有无问题,即看前面有没有出现黄色的“?”。如有,重新安装这个设备的驱动程序进行解决;
3.有声音但不见小喇叭时,打开控制面板----声音和视频设备----音量,在“将音量图标放入任务栏”前打上对号;
4.无声音又无小喇
|
阅读全文(2755)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看看CPU内部结构(尤其是超频的朋友)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看看CPU内部结构(尤其是超频的朋友)
使用电脑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CPU,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关于CPU的知识。那么你看到过CPU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吗?本文会用简单的方式,可以让各位一探CPU内部秘密。
第一部分:CPU的基本结构:
我们都知道CPU是什么样子的,可是你知道CPU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来看下图。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CPU一般包括三部分:基板、核心、针脚如图,目前的CPU一般就是就是包括三个部分:基板、核心、针脚。其中基板一般为PCB,是核心和针脚的载体。核心和针脚,都是通过基板来固定的,基板将核心和针脚连成一个整体。核心,内部是众多的晶体管构成的电路。如上图,在我们的核心放大图片中,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的部分,同一个颜色代表的是为实现一种功能而设计的一类硬件单元,这个硬件单元是由大量的晶体管构成的。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硬件单元。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芯片中,并没有颜色的区分,这里只是为了直观,我们才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硬件单元。
第二部分,认识CPU核心的基本单位——晶体管:
我们常说到的AMD主流的CPU早期的Palomino核心和Thoroughbred-B核心采用了3750万晶体管,Barton核心采用了5400万晶体管,Opteron核心采用了1.06亿晶体管;INTEL的P4的Northwood核心采用了5500万晶体管,Prescott核心采用了1.25亿晶体管等等,其实指的就是构成CPU核心的最基本的单位——晶体管的数目。如此庞大数目的晶体管,是什么样子的,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来看下图。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十招排除WindowsXP无法启动故障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十招排除WindowsXP无法启动故障
如果你电脑的电源已经打开,而Windows XP没有正常启动,你需要采取一些故障排除手段。下面列举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1. 使用Windows启动盘
如果启动问题是由于活动分区的启动记录或者操作系统启动所使用的文件被破坏造成的,启动盘就能够解决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创建Windows启动盘,找一台配置相似、工作正常的Windows XP机器,打开我的电脑,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磁盘图标,然后在后续的菜单中选择格式化。当格式化对话框出现以后,保留所有缺省设置,然后点击开始按钮。当格式化操作完成后,关闭格式化对话框回到My Computer,双击C:驱的图标,访问根目录,将Boot.ini、NTLDR、Ntdetect.com三个文件拷贝到磁盘上。创建好了Windows启动盘之后,将它插入故障系统的驱动器内,按[Ctrl][Alt][Delete]重新启动计算机。
2. 使用最后一次的正确配置
你还可以尝试用最后一次正确配置来启动操作系统。该功能让你取消任何在注册表CurrentControlSet键上做出的、导致问题的修改,这个键是定义硬件和驱动器设置的。Known Good Configuration功能用系统最后一次正常启动的CurrentControlSet键值来取代当前的键值。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按[Ctrl][Alt][Delete]键,重新启动计算机。当你看到屏幕上出现“Please select the operating system to start”,或者听到计算机发出一声蜂鸣声,按[F8]键,屏幕上就会出现Windows高级选项菜单。从菜单中选择“Last Known Good Configuration”选项,然后按[Enter]键。要记住,你只有一次机会使用Last Known Good Configuration功能。
3. 进行系统恢复
能够帮助解决Windows XP启动问题的另一个工具是系统恢复。系统恢复作为一项服务在后台运行,并且持续监视重要系统组件的变化。当它发现一项改变即将发生,系统恢复会立即在变化发生之前,为这些重要组件作一个名为恢复点的备份拷贝,而且系统恢复缺省的设置是每24个小时创建恢复点。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按[Ctrl][Alt][Delete]键,重新启动计算机。当你看到屏幕上出现“Please select the operating system to start”,或者听到计算机发出一声蜂鸣声,按[F8]键,屏幕上就会出现Windows高级选
|
阅读全文(386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恼人的DLL后门完全清除秘诀 |
恼人的DLL后门完全清除秘诀
后门!相信这个词语对您来说一定不会陌生,它的危害不然而欲,但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逐步增强,又加上杀毒软件的"大力支持",使传统的后门无法在隐藏自己,任何稍微有点计算机知识的人,都知道"查端口""看进程",以便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所以,后门的编写者及时调整了思路,把目光放到了动态链接程序库上,也就是说,把后门做成DLL文件,然后由某一个EXE做为载体,或者使用Rundll32.exe来启动,这样就不会有进程,不开端口等特点,也就实现了进程、端口的隐藏。本文以"DLL的原理""DLL的清除""DLL的防范"为主题,并展开论述,旨在能让大家对DLL后门"快速上手",不再恐惧DLL后门。好了,进入我们的主题。
一,DLL的原理
1,动态链接程序库
动态链接程序库,全称:Dynamic Link Library,简称:DLL,作用在于为应用程序提供扩展功能。应用程序想要调用DLL文件,需要跟其进行"动态链接";从编程的角度,应用程序需要知道DLL文件导出的API函数方可调用。由此可见,DLL文件本身并不可以运行,需要应用程序调用。正因为DLL文件运行时必须插入到应用程序的内存模块当中,这就说明了:DLL文件无法删除。这是由于Windows内部机制造成的:正在运行的程序不能关闭。所以,DLL后门由此而生!
2,DLL后门原理及特点
把一个实现了后门功能的代码写成一个DLL文件,然后插入到一个EXE文件当中,使其可以执行,这样就不需要占用进程,也就没有相对应的PID号,也就可以在任务管理器中隐藏。DLL文件本身和EXE文件相差不大,但必须使用程序(EXE)调用才能执行DLL文件。DLL文件的执行,需要EXE文件加载,但EXE想要加载DLL文件,需要知道一个DLL文件的入口函数(既DLL文件的导出函数),所以,根据DLL文件的编写标准:EXE必须执行DLL文件中的DLLMain()作为加载的条件(如同EXE的mian())。做DLL后门基本分为两种:1)把所有功能都在DLL文件中实现;2)把DLL做成一个启动文件,在需要的时候启动一个普通的EXE后门。
常见的编写方法:
(1),只有一个DLL文件
这类后门很简单,只把自己做成一个DLL文件,在注册表Run键值或其他可以被系统自动加载的地方,使用Rundll32.exe来自动启动。Rundll32.exe是什么?顾名思意,"执行32位的DLL文件"。它的作用是执行DLL文件中的内部函数,这样在进程当中,只会有Rundll32.exe,而不会有DLL后门的进程,这样,就实现了进程上的隐藏。如果看到系统中有多个Rundll32.exe,不必惊慌,这证明用Rundll32.exe启动了多少个的DLL文件。当然,这些Rundll32.exe执行的DLL文件是什么,我们都可以从系统自动加载的地方找到。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Rundll32.exe这个文件,意思上边已经说过,功能就是以命令行的方式调用动态链接程序库。系统中还有一个Rundll.exe文件,他的意思是"执行16位的DLL文件",这里要注意一下。在来看看Rundll32.exe使用的函数原型:
Void CALLBACK F
|
阅读全文(1545)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蓝屏”的硬件原因及解决 |
“蓝屏”的硬件原因及解决
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蓝屏的情况。对于初学者来讲,好象就是一场电脑灾难一样,不知所措。其实只要了解了原因之后就不用怕了。造成计算机蓝屏的原因有很多种,硬件方面的原因总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屏幕显示系统忙,请按任意键继续……
1、虚拟内存不足造成系统多任务运算错误
虚拟内存是Windows系统所特有的一种解决系统资源不足的方法,其一般要求主引导区的硬盘剩余空间是其物理内存的2-3倍。而一些发烧友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将自己的硬盘塞到满满的,忙记了WINDOWS这个苛刻的要求。结果导致虚拟内存因硬盘空间不足而出现运算错误,所以就出现蓝屏。要解决这个问题好简单,尽量不要把硬盘塞得满满的,要经常删除一些系统产生的临时文件、交换文件,从而可以释放空间。或可以手动配置虚拟内存,选择高级,把虚拟内存的默认地址,转到其他的逻辑盘下。这样就可以避免了因虚拟内存不足而引起的蓝屏。
2、CPU超频导致运算错误
超频对于发烧友来说是常事,所以由超频所引起的各种故障也就在所难免了。超频,就本身而言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完成更高的性能,但由于进行了超载运算,造成其内部运算过多,使CPU过热,从而导致系统运算错误。有些CPU的超频性能比较好,如INTEL的赛扬处理器和AMD-K6-2处理器还算较好的,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例如:我曾试过将INTEL赛扬300A,在超频到450时,软驱在没有接受命令时,进行读盘操作)。INTEL的低于200的CPU以及AMD-K5的超频能力就不是那么好。建议高档的CPU要超频时,那么散热工作一定要做好,最好装一个大的风扇,再加上一些硅胶之类的散热材料。至于一些低档的CPU我建议你就最好不要超频了,免得超频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经常出现蓝屏影响计算机的正常速度。
二、内存条的互不兼容或损坏引起运算错误
这时个最直观的现象,因为这个现象往往在一开机的时候就可以见到,根本启动不了计算机,画面提示出内存有问题,问你是否要继续。造成这种错误是物理上的损坏内存或者内存与其它硬件不兼容所致。这时候只有换过另外的内存了。
三、光驱在读盘时被非正常打开所至
这个现象是在光驱正在读取数据时,由于被误操作打开而导致出现蓝屏。这个问题不影响系统正常动作,只要再弹入光盘或按ESC键就可以。
以上是我在维护计算机中碰到导致蓝屏的几种原因,或许还会有其他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导致计算机出现蓝屏。不管怎样,遇到这类问题后,应先仔细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再着手解决。
四、硬件剩余空间太小或碎片太多
由于Win9X运行时需要用硬盘作虚拟内存,这就要求硬盘必须保留一定的自由空间以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一般而言,最低应保证100MB以上的空间,否则出现“蓝屏”很可能与硬盘剩余空间太小有关。另外,硬盘的碎片太多,也容易导致“蓝屏”的出现。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碎片整理是必要的。
五、系统硬件冲突
这种现象导致“蓝屏”也比较常见。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是声卡或显示卡的设置冲突。在“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中检查是否存在带有黄色问号或感叹号的设备,如
|
阅读全文(3294)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收藏]解决优盘无法打开现象 |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解决优盘无法打开现象
优盘双击后无法打开,只能通过右键中的“打开”选项来打开,非常麻烦。导致此现象是由于优盘根目录下隐藏了autorun.inf文件造成的,只需以下步骤即可轻松解决。点击菜单栏“工具→文件夹选项”,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切换到“查看”选项,取消“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前的钩,选中“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并点击“确定”。然后删除优盘根目录下的autorun.inf文件,退出优盘再重新插上即可解决此问题。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
阅读全文(2525)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轻松替换系统正在使用的文件 |
轻松替换系统正在使用的文件
大家都知道,在Windows 98/Me下,有一个“系统文件查看器”,使用该工具我们可以轻松地查找出系统里的哪些文件被损坏了,并可以从安装盘中将对应的文件提取出来,替换已经损坏的文件。在Windows XP中,这个工具不见了,其实啊,Windows XP也有能实现这个工具功能的命令,它就是Replace.exe。该命令在Windows安装目录的System32文件夹下,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替换文件,与Windows 98/Me中的“系统文件查看器”不一样的是,它能够替换正在使用中的文件!
例如,我们用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一首路径为“g:\temp\source.mp3”的歌曲,然后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下键入下列命令:
replace.exe d:\windows\temp\source.mp3 g:\temp
这里的“d:\windows\temp\source.mp3”是准备用来替换的另一首MP3歌曲,注意两个文件的文件名必须保持一致,很快我们就会在看到替换成功的提示,接下来Windows Media Player窗口正在播放的歌曲也会自动变为另一首歌曲,呵呵,够神奇的吧?当然,replace命令的最大好处是用来替换系统文件,这样就不需要重新启动到安全模式下了!
Replace.exe命令的使用参数如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A——把新文件加入目标目录,注意不能与/S或/U搭配使用。
/P——替换文件或加入源文件之前提醒用户进行确认。
/R——替换只读文件以及未受保护的文件。
/S——替换目标目录中所有子目录中的文件。
/W——等待用户插入磁盘后再运行。
/U——只替换或更新比源文件日期早的文件,不能与/A搭配使用。
|
阅读全文(1585)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一般电脑“死机”现象分析及排除 |
一般电脑“死机”现象分析及排除
由于如今多数人使用兼容机,其配件的质量或优或劣,另外,由于联网、文件的传递及游戏等使电脑病毒非常容易感染,兼以许多操作者对计算机并不十分熟悉而造成在操作中经常会出现误动作,等等,使得在操作电脑时经常会遇到“死机”的现象,如事先没有存盘,死机的现象至少造成工作中的数据丢失,前功尽弃。所以,死机是令操作者甚为烦恼的事情。死机时的表现多为“蓝屏”、“黑屏”或在原状态上不动,有时甚至无法启动系统,画面“定格”无反应,鼠标、键盘无法输入,软件运行非正常中断等等。然而,尽管造成死机的原因很多,但它万变不离其宗,其原因始终都脱离不开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的问题,现在介绍一些电脑死机的现象及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硬件方面的原因
1、散热不良 显示器、电源和CPU等在工作中发热量非常大,因此保持其良好的通风状况非常重要,如果显示器过热将会导致色彩、图象失真甚至缩短显示器寿命。工作时间太长也会导致电源或显示器散热不畅而造成电脑死机。CPU的散热是关系到电脑运行的稳定性的重要问题,也是散热故障发生的“重灾区”,因此要保证其良好的散热效果。
2、移动不当 在电脑移动过程中受到很大振动常常会使机器内部器件松动,从而导致接触不良,引起电脑死机,所以移动电脑时应当避免剧烈振动。平常在发现死机时也可检查各插板是否松动,可拔出重新再插一下。
3、灰尘杀手 机器内灰尘积聚过多也会引起死机故障。对于线路板来说,灰尘无异于定时炸弹。另外,如软驱磁头或光驱激光头沾染过多灰尘后,会导致读写错误,严重的也会引起电脑死机。因此电脑房间防尘是必须经常注意的。
4、设备不匹配 如主板主频和CPU主频不匹配,老主板超频时将外频定得太高,可能就不能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因而导致频繁死机。这主要是由于兼容机各配件的匹配没有搞好,因此,在购买兼容机时,可请比较内行的人帮助选择配件。
5、软、硬件不兼容 三维软件和一些特殊软件,在有的微机上有时就不能正常启动甚至安装,其中可能就有软、硬件兼容方面的问题。
6、内存条故障 主要是内存条松动、虚焊或内存芯片本身质量所致。应根据具体情况排除内存条接触故障,如重新拔插一下。如果是内存条质量存在问题,则需更换内存条才能解决问题。
7、硬盘故障 主要是硬盘老化或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坏道、坏扇区。这样机器在运行时就很容易发生死机。硬盘上的故障必须用专用工具软件及维修人员来进行检修处理,如损坏严重则只能更换硬盘了。另外对于不支持UDMA 66/100的主板,应注意CMOS中硬盘运行方式的设定。
8、CPU超频 由于CPU超频提高了CPU的工作频率,同时,也可能使其性能变得不稳定。究其原因,CPU在内存中存取数据的速度本来就快于内存与硬盘交换数据的速度,超频使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加剧了在内存或虚拟内存中找不到所需数据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异常错误”。解决的办法比较简单,就是要让CPU回到正常的频率上。
9、硬件资源冲突 这是由于声卡或显卡的设置有冲突,引起异常错误。此外,其它设备的中断、DMA或端口出现冲突的话,
|
阅读全文(346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SATA硬盘如何使用GHOST? |
SATA硬盘如何使用GHOST?
有很多网友询问SATA硬盘的是否可以使用GHOST,在使用GHOST给系统做备份时,可能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用软盘或光盘启动进入系统后,当使用GHOST.EXE命令后系统黑屏,死机了。是GHOST不支持SATA设备吗?
难道使用SATA硬盘后,我们就不能为系统做一个备份吗?答案是否,SATA硬盘同样可以用来克隆,但在操作上需要一点小技巧了。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何在一般情况下系统会死机。一般来讲支持SATA硬盘主板采用的都是I865PE(北桥)+ICH5R(南桥)的芯片组,但由于ICH5R南桥芯片本身的限制,在WIN9X,WINNT,DOS系统使用下,其中一组IDE通道会无法使用,这就是为何我们启动GHOST后,系统会停止响应,因为此时GHOST无法判断系统中到底那组IDE可用。
知道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一般865的主板的BIOS里都提供了一个屏蔽一组IDE通道的选项,让系统还是只认到二组IDE通道,下面我按ASUS P4P800 主板为例来详细说明一下操作方法:(以下方法均为光盘启动模式)
1、一个SATA硬盘挂在SATA1接口,一个CDROM挂在PRIMARY IDE接口(设为主盘): a) 开机进入BIOS设定,在MAIN菜单中选中IDE Configuration b) 将Onboard IDE Operate Mode改为Compatible Mode c) 在[Enhanced Mode Support On]中选择[Primary P-ATA+S-ATA] d) 重启进入BIOS后,你会发现在MAIN菜单中只有4个IDE设备了,[Primary IDE MASTER]为[CDROM],[Primary IDE Slave]为[NONE],[Secondary IDE Master]为[IDE DISK](你的硬盘的型号),[[Secondary IDE Slave]为[NONE] e) 用光盘启动进入DOS后,运行GHOST就可以了
2、一个SATA硬盘挂在SATA1接口,一个CDROM挂在SECONDARY IDE接口: 只要将上面第三步中的[Primary P-ATA+S-ATA]改为[Secondary P-ATA+S-ATA],就可以了,此时系统会将SATA1和SATA2设备当作[Primary IDE Master]和[Primary IDE Slave]。
3、如果你使用了支持SATA的主板,但没有使用SATA设备时,有些主板BIOS还是默认打开了SATA通道的,此时要使用GHOST来备份系统也会导致黑屏,所以我们也需要在BIOS里面设置一下,来屏蔽掉SATA通道,还是在第一种情况下的第三步中,将[Primary P-ATA+S-ATA]改为[P-ATA Ports Only],此时系统将屏蔽掉SATA设备,你可以将它做为普通的没有SATA设备的主板使用了。
以上是些小经验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其它型号的主板也是同样的设置。
|
阅读全文(197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让SATA与PATA设备和平共处 |
让SATA与PATA设备和平共处
随着各厂家SATA硬盘价格的持续走低,支持SATA的主板逐渐繁荣和成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SATA硬盘来构建自己的电脑平台。但是由于SATA硬盘有别于并口PATA硬盘,安装和使用中会有很多不同,而使很多用户在购买后遇到很多麻烦。本文将以问答形式,对一些常见的问题给予说明:
一. 问:听说SATA硬盘的数据线和电源线接口不同于PATA硬盘,在购买SATA硬盘时是否需要额外购买?
答:一般支持SATA硬盘的主板都会附带一条专用7芯数据线和电源线,而现在的新型电源基本也都提供专门SATA设备的供电接口。另外,还有某些SATA硬盘还额外搭配了一个原PATA硬盘使用的D型电源接口,可以兼容使用旧有的电源。所以通常我们并不需额外购买。如果确实需要,SATA数据线大约10元,电源接口转接线也在10元上下,电脑市场都有销售,质量尚可。
二. 问:SATA硬盘安装系统时是否都要额外加载驱动才能找到硬盘?
答:不全是,要分情况而定。
在安装DOS/Win98/WinME系统时,SATA硬盘不需要加载任何驱动,可与PATA硬盘一样使用。
在安装Windows2000/XP/2003系统时,一般由主板南桥芯片(如Intel的ICH5/R,VIA的VT8237等)提供的SATA控制器在没有内置或在BIOS设置中屏蔽了RAID功能时,也不需要加载驱动即可找到硬盘;在开启RAID时,需要加载驱动。而使用第三方芯片的SATA控制器,则必须加载驱动。
随着Serial ATA硬盘(简称SATA硬盘或叫串口硬盘)与普通IDE硬盘价格差距的缩小,以及越来越多支持SATA硬盘的主板上市(如KT600、i865P/PE、i875P等),很多人在装机时都选择了SATA硬盘。但是有不少朋友反映在SATA硬盘上安装WindowsXP系统困难。笔者最近正好给朋友装了一台KT600+希捷SATA硬盘的电脑,发现安装WindowsXP时确实有问题,它会提示找不到硬盘。笔者总结了一下安装经验,只需要注意三点便可以将WindowsXP顺利安装在你的SATA硬盘上。
1.因为WindowsXP本身不直接支持串行ATA控制器,安装Windows XP的时候必须从软驱中搜索第三方的SATA驱动,若没有主板附带的软盘驱动时,必须将光盘中的驱动拷贝到软盘中。所以,首先须要有软驱才行。如果你安装Windows 98系统的话,只需要在BIOS中把启动选择为SCSI/SATA就可以像普通IDE硬盘一样正常安装了。
2.在首次安装WindowsXP寻找SCSI设备时,按下F6键(此时屏幕下方会有文字提示)来加载第三方驱动程序。但请注意,出现提示后大约只有2秒的时间让你按键,错过的话又得重启再来一次。按下F6后,稍等一会儿系统提示按S键,会自动搜索软驱中的驱动,选择主板提供的驱动软盘中合适的驱动。然后会显示你所选择的驱动已经加载,按回车继续,下面就是正常的WindowsXP安装步骤了。
注意:有的主板(如硕泰克的KT600-R)提供的驱动软盘中,其INF文件是放在文件夹里的,需要将它拷贝到软盘的根目录才能被自动搜索到。
3.如果你的主板板载Silicon
|
阅读全文(153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winXP系统关机蓝屏问题的解决 |
winXP系统关机蓝屏问题的解决
常见的关机蓝屏故障: 1. Windows XP有Bug Windows XP有一个关机故障的Bug,如果你的计算机在关机过程中时常出现关机蓝屏,而且该故障是间歇性的,按下“Ctrl+Alt+Delete”键也毫无反应,那么可以肯定你的系统还没有打上相应的补丁。请下载SP1补丁包打上补丁,一般就可以了。
2. 声卡的驱动有问题 如果你使用的是创新声卡,并且在关机过程中出现蓝屏,错误码是“0X0A”,那么,请进入设备管理器,将声卡删除,刷新后,手动安装最新的带有数字签名的驱动程序。
3. 罗技鼠标、键盘不完善 如果你使用的是罗技的网络键盘,并且安装了Key Commander软件来驱动键盘相应的网络功能,则有可能造成关机变成重启故障。如果你的罗技鼠标的驱动程序是MouseWare8.6,则会造成关机蓝屏故障,你只有卸载该驱动才能解决问题。
4. Windows XP SP2漏洞蓝屏 这个漏洞曾在2004年12月份报道过,它同时会影响到Windows Server 2003以及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在某些情况下,安装第三方杀毒软件或防火墙时,Windows不能指定制作者或包装商的标题,导致生成读"Stop 0x05 (INVALID_PROCESS_ATTACH_ATTEMPT)" 错误,使到OS进入到蓝屏状态。下载微软补丁可以解决。 附:Windows蓝屏代码 0x0000 操作完成 0x0001 不正确的函数 0x000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0x0003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 0x0004 系统无法打开文件 0x0005 拒绝存取 0x0006 无效的代码 0x0007 内存控制模块已损坏 0x0008 内存空间不足,无法处理这个指令 0x0009 内存控制模块地址无效 0x000a 环境不正确 0x000b 尝试载入一个格式错误的程序 0x000c 存取码错误 0x000d 资料错误 0x000e 内存空间不够,无法完成这项操作 0x000f 系统找不到制定的硬盘 0x0010 无法移除目录 0x0011 系统无法将文件移到其他的硬盘 0x0012 没有任何文件 0x0019 找不到指定的扇区或磁道 0x001a 指定的磁盘或磁片无法存取 0x001b 磁盘找不到要求的扇区 0x001c 打印机没有纸 0x001d 系统无法将资料写入制定的磁盘
|
阅读全文(225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CRT显示器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
CRT显示器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1.刚开机字符模糊,然后渐渐清楚,是正常现象吗?
首先告诉大家,如果您的显示器也出现这个问题,那您可要为你的显示器准备“后事”了。因为这个情况是显示器老化的前兆。
从原理上来说:显管内的阴极管电子枪必须加热之后才能打出电子束,可是当阴极管开始老化的时候,加热的过程变慢了,所以在刚开机的时候,没有达到标准温度的阴极管,无法射出足够的电子束,因此我们这时看见的画面会由于没有足够电子束轰击荧光屏而不清晰,而长时间使用之后,温度达到标准的要求,足量电子束轰击荧光粉使显示器变得清晰起来,这个情况一般发生在购买显示器多年之后,已经没有维修的必要了,您可以另行选购显示器。如果是新显示器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该机已有老化征兆,有可能是翻新显像管,建议立刻退货。
2.先清楚后模糊,为什么?
从原理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聚焦电路,也有可能是散热不良造成的。首先是由于聚焦电路设计有问题,造成长时间使用之后无法保证其正常工作,造成图像模糊;其次呢,由于散热不良,造成行管太热,形成输出功率损耗,接着影响到高压的输出和加速级电压输出不够,从而影响到聚焦电路的正常工作。其实还是聚焦电路的问题。
解决方法:打开显示器的后盖,里面有一个可以调整高压的旋钮。不过这种方案只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时间让显示器在调整高压的情况下工作会加速显示器的老化,时间长了仍然会产生聚焦不良的情况。如果这台显示器已经服役多年,可以让其发挥生命中最后的热量;但是,如果是新近购买的显示器,就一定要尽快更换。
3.显示器缺色怎么办?
由于显示器靠解码电路来分离色彩,出现缺色问题,基本故障确定在这个电路上,更换电路即可解决。不过一些隐性问题也可能造成缺色,这个就很不好区分和维修了,笔者的显示器就因为显示器信号线有问题导致缺色,导致修理过程异常复杂,并走了许多弯路。
解决办法:由于缺色涉及到电路板的更换和维修,甚至只是更换部分电容电阻等元件,出现这样的问题应立刻到专业的显示器维修中心去测试,如果是新显示器,则应立刻更换。
4.刚开机的时候,画面很大,然后在几秒钟慢慢缩小到正常的情况,正常吗?
出现这种情况显示器基本属于品质良好的显示器。
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在刚开机的时候,偏转线圈所带的电流很大,为了防止此时有大量的电子束瞬间轰击某一小片荧光屏,造成此片的荧光粉老化速度加快而形成死点,高档的显示器都会有个保护电路开始工作,使偏转线圈让电子束散开,而不是集中在某块。而当偏转线圈的电流正常的时候,保护电路会自动关闭。所以我们看见的图像在刚开机的时候很大,后来缩小正常,这个过程就是保护电路开始工作的过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切换一个高亮高暗的图像时如果出现画面缩放的情况,那表示这款显示器的“呼吸效应”较大,高压部分不稳定。如果在售后服务期内,应尽快更换新款显示器。
5.同样的刷新率,为什么我的显示器看着比别的显示器更闪烁?
这个原因主要在于行场处理不同步,也有可能是因为某些相关元件质量不好,造成显示器在工作中超出正常范围,无法达到正常工作的要求。
解决办法:这
|
阅读全文(173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必须掌握的防病毒知识 |
必须掌握的防病毒知识
1.经常死机:病毒打开了许多文件或占用了大量内存;不稳定(如内存质量差,硬件超频性能差等);运行了大容量的软件占用了大量的内存和磁盘空间;使用了一些测试软件(有许多BUG);硬盘空间不够等等;运行网络上的软件时经常死机也许是由于网络速度太慢,所运行的程序太大,或者自己的工作站硬件配置太低。
2.系统无法启动:病毒修改了硬盘的引导信息,或删除了某些启动文件。如引导型病毒引导文件损坏;硬盘损坏或参数设置不正确;系统文件人为地误删除等。
3.文件打不开:病毒修改了文件格式;病毒修改了文件链接位置。文件损坏;硬盘损坏;文件快捷方式对应的链接位置发生了变化;原来编辑文件的软件删除了;如果是在局域网中多表现为服务器中文件存放位置发生了变化,而工作站没有及时涮新服器的内容(长时间打开了资源管理器)。
4.经常报告内存不够:病毒非法占用了大量内存;打开了大量的软件;运行了需内存资源的软件;系统配置不正确;内存本就不够(目前基本内存要求为128M)等。
5.提示硬盘空间不够:病毒复制了大量的病毒文件(这个遇到过好几例,有时好端端的近10G硬盘安装了一个WIN98或WINNT4.0系统就说没空间了,一安装软件就提示硬盘空间不够。硬盘每个分区容量太小;安装了大量的大容量软件;所有软件都集中安装在一个分区之中;硬盘本身就小;如果是在局域网中系统管理员为每个用户设置了工作站用户的“私人盘”使用空间限制,因查看的是整个网络盘的大小,其实“私人盘”上容量已用完了。
6.软盘等设备未访问时出读写信号:病毒感染;软盘取走了还在打开曾经在软盘中打开过的文件。
7.出现大量来历不明的文件:病毒复制文件;可能是一些软件安装中产生的临时文件;也或许是一些软件的配置信息及运行记录。
8.启动黑屏:病毒感染(记得最深的是98年的4.26,我为CIH付出了好几千元的代价,那天我第一次开机到了Windows画面就死机了,第二次再开机就什么也没有了);显示器故障;显示卡故障;主板故障;超频过度;CPU损坏等等
9.数据丢失:病毒删除了文件;硬盘扇区损坏;因恢复文件而覆盖原文件;如果是在网络上的文件,也可能是由于其它用户误删除了。
10.键盘或鼠标无端地锁死:病毒作怪,特别要留意“木马”;键盘或鼠标损坏;主板上键盘或鼠标接口损坏;运行了某个键盘或鼠标锁定程序,所运行的程序太大,长时间系统很忙,表现出按键盘或鼠标不起作用。
11.系统运行速度慢:病毒占用了内存和CPU资源,在后台运行了大量非法操作;硬件配置低;打开的程序太多或太大;系统配置不正确;如果是运行网络上的程序时多数是由于你的机器配置太低造成,也有可能是此时网路上正忙,有许多用户同时打开一个程序;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硬盘空间不够用来运行程序时作临时交换数据用。
12.系统自动执行操作:病毒在后台执行非法操作;用户在注册表或启动组中设置了有关程序的自动运行;某些软件安装或升级后需自动重启系统。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比,我们知道其实大多数故障都可能是由于人为或软、硬件故障造成的,当我们发现异常后不要急于下断言,在杀毒还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应仔细分析故障的特征,排除软、硬件及人为的可能
|
阅读全文(213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双核CPU揭密:没有告诉你的三项事实  |
双核CPU揭密:没有告诉你的三项事实
如今,关于双核处理器的大肆宣传甚嚣尘上,以致于人们对该技术的理解似乎已脱离了某些事实。AMD和英特尔都在网页上赞美各自的双核处理器的优点。它们的宣传行动很及时,因为多数产业观察人士都认为双核处理器将在2006年大行其道。
但是,在这些现象的背后,以及在众多这方面的媒体报导中,却隐藏着一些令人吃惊的非同寻常的事实。下面,我们将告诉你关于双核处理器你可能并不知道的三项事实。
事实一:英特尔和AMD都不是第一个推出双核处理器的厂商。
人们普遍以为,围绕双核处理器的竞争一直只在PC领域进行,而且AMD和英特尔在争做第一家向市场推出此类产品的厂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实际上,IBM走在了这两家公司的前面,尽管IBM推出的是非X86的服务器处理器。蓝色巨人在2001年就推出了双核的Power 4芯片,用于IBM的RISC服务器之中。
而AMD和英特尔在2004年公布了各自的双核计划,并在2005年才开始首次供应双核产品。但是,这两家公司推出的双核处理器令人眼花缭乱——包括AMD推出的双核Opteron服务器芯片和Athlon 64台式电脑芯片,以及英特尔推出的双核Pentiums和Xeons。而且AMD和英特尔仍在连续不断地宣布新款双核芯片,令人目不暇接。
即便在移动领域,IBM也是第一个向市场推出双核芯片的厂商,它的PowerPC 970FX低功耗版本在2005年发布。但是,这基本是一款OEM产品,不向普通买家供应。它的X86也是如此。
在X86领域,英特尔凭借它在1月推出的Centrino Duo赢得了移动双核处理器竞赛。该移动芯片支持流行的新款iMac,尽管iMac是一款台式电脑。(在苹果电脑公司内部,它被设计成类似于把一个大型笔记本电脑塞入一个平板显示器的背面,从其内部拆解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点)。新款iMac也是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首款苹果电脑。
事实二:问题在于功耗
出于技术挑战,双核被强加给产业,而产业并没有事先做好准备。
英特尔和AMD采用这项技术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双核是一种突然出现的一种优秀创意。实际上,芯片厂商本可以非常满足地不断推出速度越来越快的单核处理器。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因为随着时钟速度超过3GHz,单核处理器开始消耗过多的功率。
确实,英特尔在2005年取消了计划中的4.0GHz “Tejas”处理器,因为该芯片的功耗可能超过100W。随着功耗的上升,超快单核芯片的冷却代价也越来越高,它要求采用更大的散热器和更有力的风扇,以保持其工作温度。
利用双核方案,既可以继续改善处理器性能,又可以暂时避开功耗和散热难题。AMD商业解决方案主管Margaret Lewis表示:“这是因为,作为处理器厂商,这是我们能够在一定的功耗范围内提高性能的唯一途径。”
当然,对半导体作出狭义解释的人会希望从此类芯片的片上电压、功能的多少和其它技术因素来证明其合理性。(这些领域的一些进步实际上使压低功耗更成为一种挑战。)
此外,有些人认为双核并不是万能药。正如2005年6月在Linuxhardware.org上发表的文章《深入了解双核
|
阅读全文(235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不用重装轻松解决Windows系统棘手问题  |
不用重装轻松解决Windows系统棘手问题
Windows XP是目前大家普遍使用的操作系统,其稳定性和易用性不容置疑。但是它也像人一样会闹个头疼脑热,出现点“感冒”症状,严重时得了重感冒一病不起也是不鲜见的事,这时很多人就会想到重装系统,但重装系统有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需要之前备份,否则恢复到以前的使用习惯很难,一旦遇到一系统启动不起来,想备份也没了机会,这时你该怎么办呢?笔者在这里给你一个比较好的答案。
一、Windows环境下
如果你的计算机还可以进入Windows环境中,那么恭喜你,这种情况下即使系统出现了问题,仍然不会是大问题。在这种情况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从安装光盘解压缺少的一些重要文件
如果WindowsXP已经进入,但却发现少了某些文件,其中最常见的是Rundll32.exe的丢失。下面就以恢复这个文件为例来说明:单击“开始”/“运行”,在该窗口中输入expand x:\i386\Rundll32..ex_ c:\windows\system32\Rundll32.exe(x代表光驱盘符,rundll.ex_代表需要解压的文件,c:\windows\system32指的是目标文件夹,这些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即可将丢失的文件恢复至系统。当然也可以直接从其他正常运行的机器复制该文件至本机的相应目录下。
另外,对于丢失的dll链接文件,还可以通过Regsvr32这个程序文件来恢复,恢复的时候需要在运行窗口中输入Regsvr32 a.dll(a.dll代表丢失的链接文件),回车后即会在注册表中注册该文件,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确定”即可。
2.DLL文件的恢复
DLL文件的名称为动态链接库文件,一般存在于Windows\system32文件夹下,该文件丢失或者被替换,一般也可进入Windows,但是执行应用程序时往往会出现系统报错。这种错误通常可以通过Sfc(系统文件检查器)。sfc是一个命令行程序,必须在WindowsXP的“命令提示符”窗口下才能运行,为了实现多种功能,sfc提供了多个参数,使用格式为:sfc/参数1 /参数2……,各个参数之间要用一个空格隔开。下面介绍一下其几个主要的参数,以方便大家使用:
/scannow:用来扫描所有受保护的系统文件,也是应用比较广的一个参数,它主要是通过正确的系统文件代替错误的系统文件。该参数还可以将最新版本的受保护系统文件放入DLLCache文件夹,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需要WindowsXP的安装光盘,以及其补丁文件,如果你没有该光盘,而是在硬盘上备份了安装文件,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来完成该项功能。在运行窗口键入Regedit命令进入注册表编辑器窗口,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setup项,在右侧的窗口中修改Installation Sources、ServicePacksourcePath和SoutcePath三个键值为硬盘上的系统安装程序路径,这样在修复时就不用再插入WindowsXP安装光盘了。
/scanonce:下次启动时执行受保护系统文件的扫描,也需要读取安装光盘和补丁文件
|
阅读全文(1864)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让系统更快更稳定九技巧 |
让系统更快更稳定九技巧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电脑都进行了一定的自动、手工优化,很多个人用户还安装运行了一些优化硬件的软件。而在很多媒体也发表了此类优化文章,笔者也发表过一些。不过笔者的一些朋友和网友对系统优化已经不再感兴趣了——多是说优化前和优化后都差不多,对速度和稳定性的提高没有什么效果!真的是这样吗?以笔者的感觉来讲其答案是肯定的……
不过在这几个月中,笔者对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更深一层的研究和学习后,陆陆续续地发现优化中有很多重要环节被我们忽视了。经反复实践对比后发现,这些环节对优化效果起这决定性的作用!总结起来大体上有九个环节,下面笔者就逐一道来。
一、合理使用硬盘
何为合理使用硬盘呢?首先我们要了解硬盘盘片的物理结构。分区并格式化后的硬盘却是以扇区为基本单位的,一个分区是由若干个扇区构成的。那什么是扇区呢?我们都知道磁盘在工作时是转动的,它所存储的信息是按一系列同心圆记录在其表面上的,每一个同心圆称为一个磁道,在图1我们可以看到磁道和扇区的分布情况(当然,这只是个示意图而已,实物要比图中密得多!),很多朋友认为那个红色的“大块头”是一个扇区,但正确的认识应该是黄色的那小块为一个扇区。一个扇区的大小为512字节,一个整圆环为一个磁道,一个磁道上有若干个扇区,所以我们不难看出,越靠外的磁道上的单个扇区其体积越大,换句话就是其密度越小,由于硬盘是机械传动,所以磁头对其的寻找、读、写速度也就越快,分区的分布也是从外圈向内圈的,所以C盘相对于D盘等要靠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感觉C盘比D、E等分区要快的原因。
明白了上面的知识,我们就能合理使用硬盘了!以一块容量为60GB的新硬盘为例进行说明:把C盘分为3至5GB(视操作系统而定),把D盘调成1GB,把E盘设为10GB,省下的就看着设吧(可对半分为F和G盘)——对系统速度没有什么影响。
分好区后如何使用是最为关键的:
1、把操作系统装在C盘上并把MwIE、Foxmail、ICQ、QQ、FlashGet、超级兔子、播放器软件以及一些看图软件等常用小型软件也安装在C盘上。如果您使用诸如Office之类的微软大型软件的话,也要将其安装到C盘上。当然,由于我们并不会用到其中的全部功能,所以要定制安装那些有用的部分以节省C盘空间!然后把虚拟内存设置到D盘上(只是暂时的^_^)后再使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把C盘整理一下。
2、使用“微晓注册表优化大师”之类的系统修改软件把“我的文档”、“上网缓冲”、“上网历史”、“收藏夹”等经常要进行写、删操作的文件夹设置到D盘上来尽量避免其它分区产生磁盘碎片而降低硬盘性能!
3、把各种应用软件安装到E盘,至于游戏可装在F盘,G盘用来存放影音文件。
4、对C盘再进行一次碎片整理,然后进行完下面的第二大步后再把虚拟内存设置到C盘上!
二、虚拟内存的设置
将虚拟内存设置成固定值已经是个普遍“真理”了,而且这样做是十分正确的,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将其设置到C盘以外的非系统所在分区上,而且其值多为物理内存的2~3倍。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值越大系统的性能越好、运行速度越快!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系统比较依赖于虚拟内存——如果
|
阅读全文(334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Nvidia Nforce与USB 2.0的冲突 |
Nvidia Nforce与USB 2.0的冲突
随着AMD被越来越多的玩家所认知,在市场上AMD CPU加NVIDIA NFORCE芯片组主板的黄金组合成为了销量最大的DIY套装,在享受AMD超强、极速、低功耗的畅快之时,有的朋友又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最近老安就接到了好几个朋友的咨询,而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同样的共性,那就是在NFORCE3/4主板上使用USB 2.0设备时遇到的麻烦。 起因: 案例一:一个朋友所使用的是华擎NFORCE 6100全集成主板,当把一枚SONY的USB 2.0高速优盘插到前置端口时,系统立即发生死机的故障。 案例二:一个朋友所使用的是昂达品牌的NFORCE 4主板,在插上一枚未知品牌的USB 2.0优盘时,却无法发现设备,但把优盘插到机箱后面的USB端口时就会正常工作。 案例三:一个朋友所使用的是映泰TFORCE 4主板,在前置USB端口上插上USB 2.0的GEIL优盘,读取文件正常,在写入文件过大(超过10M)时,优盘的灯频繁闪烁,但工作不正常,直到整个系统不响应。 案例四:同样是上面使用映泰TFORCE 4主板的这位朋友,在前置端口上插接一套USB 2.0的移动硬盘时,移动硬盘灯闪烁,但始终无法发现这片移动硬盘,而该移动硬盘在其它的机器上却可以正常使用。 探寻: 通过这几个故障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故障均是使用USB 2.0设备时才会发生的,而没有一例是使用USB 1.1标准的设备发生的,因此我们可以基本的判定故障的原因是与USB 2.0是分不开的。 仔细看看这些例子,我们还会发现,所有的故障均是在机箱的前置USB上连接设备会出错,但在机箱后面连接时一般就会正常,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仔细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因为前置USB均是从主板上引出的USB3-USB8,这些USB端口清一色的都是USB 2.0标准的端口,而主板上集成的2-4组USB 端口中,与网卡相连的那两只USB端口是最传统的USB 1.1标准的,而其它的则是USB 2.0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这个故障就是由于主板与USB 2.0的设备不兼容所造成的。 疗伤: 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再来对症下药,就不难化解问题了。 不过老安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查和了解,发现这个故障目前是无法通过软件手段来解决的,一方面由于NVIDIA尚未开发出NFORCE芯片组的新版USB端口驱动程序。而老安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还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竟然是由于WINDOWS XP SP
|
阅读全文(1776)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主动报错的电脑启故障现象分析 |
主动报错的电脑启故障现象分析
启动电脑,如果发现问题,电脑有时会主动报错。
主要有以下一些信息显示: (1)Bad CMOS Battery说明:主机内的CMOS电池电力不足。 (2)Cache Controller Error说明:Cache Memory 控制器损坏。 (3)Cache Memory Error说明:Cache Memory运行错误。 (4)CMOS Checks UM Error说明:CMOS RAM存储器出错,请重新执行CMOS SETUP。 (5)Diskette Drive Controller Error说明:该错误信息出现的原因有:一是软盘驱动器未与电源连接; 二是软盘驱动器的信号线与I/O卡之间的连接不正确;三是软盘驱动器损坏;四是多功能卡损坏;五是 CMOS里软驱参数设置错。 (6)Display Card Mismatch说明:主机内装显示卡与系统设定值不匹配。 (7)Equipment Config Ration Error 说明:硬件设备参数不合,重新设置CMOS。 (8)Fixed Disk Controller Error说明:该错误信息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一是硬盘未接电源;二是硬盘信号线与I/O卡之间的连接不正确;三是硬盘已损坏。 (9) Fixed Disk 0 Error说明:硬盘0磁道损坏。 (10)Insert System Diskette, Press ENTER Key To Reboot说明:没有系统引导盘。 (11) I/O Parity Error说明:输入输出程序无法正确运行。 (12)Keyboard Error说明:键盘连接错误或键盘损坏。 (13) Memory Error说明:主板上DRAM、SIMM或附加的内存条损坏。 (14)Memory Size Mismatch说明:系统检测到的内存条容量与实际不符。 (15)Press Fl To Continue or Ctrl+Alt+ESC For SETUP说明:系统设定错误。 (16) Protected Mode Test Fail说明:CPU保护模式错误。在该情况下,系统仍可在实模式(Real Mode)DOS环境下运行。 (17)RAM BIOS Not Exist说明:当用户想启动SHADOW RAM,但SHADOW RAM不存在。 (18)RAM Parity Error说明:主板上DRAM或SIMM无法正常运行。 (19)Real Time Clock Error说明:时钟设定不正确。
|
阅读全文(2784)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计算机应用]显卡故障应该怎么判断呢? |
显卡故障应该怎么判断呢?
显卡是我们电脑主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配件,它分为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后者目前以AGP显卡为主和少量的PCI-E显卡。与显卡有关的故障在使用电脑中是最为常见的故障,主要表现为:开机有报警声;无自检画面、自检无法通过;显示异常杂点、花斑、图案;黑屏、蓝屏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得先排除显示器及其信号输出数据线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免“殃及无辜”。
在确定是显卡出了问题后,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和处理:
1.接触不良、灰尘、“金手指”氧化等
这种情况大多数在开机时有报警音提示(具体描述见文中小知识)。可以打开机箱重新拔插一下显卡;清除“可恶”的灰尘;认真观察显卡的“金手指”是否发黑,这是因为其金属物质与空气发生氧化所致,找块橡皮擦干净一般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并且这样的故障在实际的显卡故障中占了绝大多数。
2.与显卡散热条件有关
这常发生在电脑开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显卡的芯片同CPU一样,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有个比较好的散热条件,而有些厂商为降低制造成本,省去了散热片或采用了质量不好的风扇,这都会使显卡工作的稳定性降低。这时我们可以自个儿给显卡换上一个质量较好的风扇,建议购买时带上显卡以方便寻找。另外,笔者还见过由于显卡风扇上灰尘过多导致转速减慢而引起的显卡过热问题。
3.与BIOS中的相关设置有关
检查BIOS设置,特别是以下与显卡有关的选项是否有问题,如:
AGP Aperture Size,用以指定AGP能取用的主内存容量,这一数值不要设置得太大,一般设置不要超过64MB。
AGP 4×-Mode(AGP4倍速模式),如果你的显卡不是AGP 4×标准(TNT 2级以下的)或不了解显卡的速度,可设置为“Disabled”试试,以求得到最大兼容性。
AGP Driving Control(AGP驱动控制),建议使用“Auto”,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系统产生错误信息。
Fast Write Supported(快速写入支持),视你的显卡是否支持快写而选择“No Support”(不支持)或“Support”(支持)。
AGP Master 1 WS Write(AGP主控一个延迟写入)和AGP Master 1 WS Read(AGP主控一个延迟读取),可以设置为关闭试试。
Video BIOS Shadow(显示卡BIOS的映射)和Video BIOS Cacheable(显示卡BIOS的缓存)均设为Disabled。
4.和内存有关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集成显卡上。集成显卡的显存是共用主内存的。这时,我们则须注意内存条的位置,一般在第一个内存条插槽上应该插有内存条;顺便需要检查内存条是否插紧;擦除内存条金手指上的氧化物;或者找条质量比较好的内存试试。
5.显卡相关跳线设置是否正确
当我们添加一块外接显卡时要记住先到BIOS中将集成显卡相关项设为“Disabled”或用主板的硬跳线将集成显卡屏蔽,而后再安装独立显卡,以免发生冲突。
6.是否同显卡的显存有关<
|
阅读全文(2835)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