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25»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公告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我的分类(专题)

首页(2340)
幽你一默(198)
美食与健康(55)
English(832)
文学欣赏(76)
计算机应用(694)
音乐(120)
小知识(235)
修身养性(289)
相关下载(10)


最新日志
七天养成一个好习惯,52个星期后你就会脱
TOP TEN RULES TO BAG
到了才知道~
给更重要的事留出更多时间
那些最熟悉的“陌生”词
一个好男人一生中要处理好七件事:
Heart to Heart
10招教你应对粗鲁的人
10个小细节 平凡的我们也能改变世界
毕业生为何都要穿学位服
六字英文微小说:言有尽意无穷
Education
用26个英文字母概括80后的生存原则
2014年巴西世界杯主题曲《We Are
年轻的求职者都会犯的10个错
屁话自有屁用
15大信号 在我们身边的都是好朋友
人生是一场相逢,又是一场遗忘
各国简介中英互译
7 cardinal rules in

最新回复
回复:TOP TEN RULES TO 
回复:“我挺你”的10种英文表达
回复:啥样的身体才叫健康
回复:啥样的身体才叫健康
回复:sorry不是随便就能说的
回复:【蜗牛机型专用】风林火山 GHOS
回复:有些人
回复:和英国人交流要小心
回复: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解读白居
回复:英语最常用5000单词【英英注释】
回复:[收藏]色拉英语乐园教材[下载]
回复:英语最常用5000单词【英英注释】
回复:英语最常用5000单词【英英注释】
回复:英语最常用5000单词【英英注释】
回复:古人咏叹中秋的经典诗句
回复:[收藏]原子分析英语词根 2006
回复:[收藏]色拉英语乐园教材[下载]
回复:美国独立日
回复:嘴边最COOL的英语
回复: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留言板
签写新留言

牛年牛一把
牛年快乐
hello
分享
感谢
因为距离所以美丽
您的子域名已开通。

统计
blog名称:宁静致远
日志总数:2340
评论数量:2658
留言数量:88
访问次数:17499290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日

链接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计算机应用][收藏]删除多余的本地连接
hjx_221 发表于 2008/6/24 8:26:33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删除多余的本地连接

Windows
Vista系统改用“网络和共享中心”统一管理与网络有关的组件,但由于种种原因,例如重新安装了网卡驱动程序,系统中还是会出现多个“本地连接2”、“本地连接3”等多个网络连接,看起来颇为碍眼。
   
如果你不想重装系统的话,那么可以进入注册表编辑器删除多余的“本地连接”。打开运行对话框,输入“regedit”,运行后会进入注册表编辑器窗口,依次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Network\{4D36E972-E325-11CE-BFC1-08002BE10318}”,在其下可以发现多个类似于“{OFOA346A-CCCF-4B31-8132-73FF3D3A087E}”的子项,选择“Connection”,然后在右侧窗格中的“Name”后面可以查看到相关的数据,删除多余连接所对应的子键就可以了,只要保留“本地连接”一项即可,当然操作之前还是建议备份为好。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阅读全文(224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移动硬盘使用技巧十秘笈大放送
hjx_221 发表于 2008/6/14 9:36:40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移动硬盘使用技巧十秘笈大放送

    移动硬盘学问大,如何用好移动硬盘以确保数据的安全转移和存储,就成为时下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为了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小编将就这一话题细致地为读者朋友做一下讲解,以期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多实用的帮助。
由于移动硬盘是一个非标准的USB设备,使用中远不像鼠标等小型USB设备可靠,问题也较多,因此多了解一下相关的使用方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1、尽量不要选购过于廉价的产品,因为价格将决定移动硬盘盒的用料情况,而用料过于简省则无法保证移动硬盘的稳定运行,为将来应用带来隐患,建议大家多考虑做工优秀且有品质保证的产品。   2、移动硬盘分区最好不要超过2个,否则在启动移动硬盘时将会增加系统检索和使用等待的时间。使用Full Speed USB2.0(以前称USB1.1)传输接口的用户更应忌讳,否则将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   3、使用用料一般的移动硬盘盒,最好不要插在电脑上长期工作,移动硬盘是用来临时交换或存储数据的,不是一个本地硬盘。相比于内置硬盘会时刻都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时间。如果有需要转存下载资料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本地硬盘下载和整理资料等,然后copy到移动硬盘上,而不要在移动硬盘上完成。做工较好的移动硬盘盒也可以尽量按此操作,毕竟可以更稳妥一些。   4、不要给移动硬盘整理磁盘碎片,否则会很容易损伤硬盘。如果确实需要整理,方法可采用将整个分区里面的数据都copy出来,再copy回去。   5、移动硬盘认不出或者copy会断线该如何解决呢?   (1)最好不使用USB延长线,这种线的质量一般不太好,会使USB数据同步出错,使移动硬盘不能正常工作。如果机箱上的前置USB接口无法保证正常使用,多半为供电问题,应尽量把移动硬盘插在原主板背板的USB接口上。   (2)劣质USB硬盘盒做工不佳,导致出现供电不足或是数据丢失等现象。可尝试更换劣质数据线为带屏蔽层的优质USB线;若情况依旧,可借用或调换一块硬盘试验一下;如果还不成,最可靠的办法还是及早更换移动硬盘盒。   (3)USB接口兼容性不佳,目前这一状况已较为少见但仍不排除。 6、如何解决供电不足呢?   (1)购买做工较好且有品质保证的USB移动硬盘盒。   (2)购买低功耗的笔记本硬盘做移动硬盘。   (3)购买笔记本电脑等USB接口较少的设备时,要多考虑一下其USB接口的供电能力。   (4)移动硬盘盒最好自身带有辅助供电线,好的移动硬盘盒会提供变压器,一般的移动硬盘盒也有单独的PS2或者USB供电线,供电不足时一定要插上,即使USB接

阅读全文(2985)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世界上最“绿”的系统垃圾清理工具
hjx_221 发表于 2008/5/30 20:34:13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世界上最“绿”的系统垃圾清理工具

  系统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系统垃圾,当你的系统分区被莫名填满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办……是安装优化软件自动清理系统垃圾呢?还是根据网上的教程手工清理?前者有可能造成系统故障,而且得另装软件,后者则有技术门槛,操作烦琐。打开“记事本”,写几行批处理吧!马上你就会拥有史上最“绿”的垃圾清理工具。    通缉最常见的垃圾文件    Windows日常使用中产生的垃圾文件中,突然是哪些家伙扮演了“重要角色”呢(见下表)?    扩展名 类型 产生原因    TMP/_MP 临时文件 安装软件/软件操作时生成    LOG 日志文件 软件操作/错误时写入硬盘    GID 帮助索引 使用帮助系统时产生的临时索引    CHK 磁盘检查文件 意外重启检查磁盘时,系统尝试恢复出的数据    OLD/BAK 临时备份文件 软件安装/升级时产生的临时文件    一分钟自己开发清理工具    别把开发软件想象得这么神秘,利用系统自带的批处理,只需一分钟你就能自己开发一款清理工具。打开“记事本”,根据下面的规则编写清理代码,完成后将文件名保存为“cleansys.bat”,文件名可任取,但扩展名必须是“BAT”(否则系统可不让你执行哦~)。如果你懒得自己DIY,也可以直接从http://work.newhua.com/cfan/200623/greensys.rar下载做好的程序,需要清理时双击运行就行了。    @echo off    del /f /s /q %systemdrive%*.tmp    del /f /s /q %windir%*.bak    del /f /s /q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    小提示    其中“del /f&
阅读全文(506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BIOS 蜂鸣码
hjx_221 发表于 2008/5/26 2:25:35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BIOS 蜂鸣码
    本文档提供了在您听到蜂鸣声以及台式机主板不能成功启动时的故障排除技巧。     如果您听到1、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建立无敌文件夹
hjx_221 发表于 2008/5/12 20:34:18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建立无敌文件夹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自己的一些隐私文件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情况吧,怎么解决呢?隐藏起来?换个名字?或者加密?这些办法都可以办到,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建立一个别人既不能进入又不能删除的文件夹,把自己的隐私文件放进去,别人就看不到啦,下面讲讲如何实现,很简单的。    第一步:在运行中输入cmd,回车,打开命令行窗口   第二步:在命令行窗口中切换到想要建立文件夹的硬盘分区,如D盘   第三步:输入MD 123\回车,注意文件夹名后有2个小数点   OK,搞定,看看你的D盘下面是不是多了一个名为123.的文件夹了?它是既不能进入又不能被删除的!不信你就试试看吧   那么,如果自己想删除或者进入这个文件夹,又应该如何操作呢?同样也很简单。   如果想删除,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rd 123\回车,即可删除,当然删除前请确认里面的文件都是不需要的,不要删错了,呵呵。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阅读全文(2245)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主板电解电容为什么会鼓泡?
hjx_221 发表于 2008/5/2 11:59:42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主板电解电容为什么会鼓泡?     大家在中学上学时都学过电容的作用是滤波的,可以把脉动直流变成近似直线的直流。所以在主板上会有不少电容来滤除相关电路产生的杂波,特别在CPU周围有的主板会有多达10余个电解电容,这是因为CPU工作在几百兆甚至数G的高频下,必须保证电源的绝对纯净,这时就需要使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来滤波。由于主板的安装空间和限制,只能使用十余个小容量的电解电容(6.3V1500UF)并联的方法来达到大容量电容的效果。当电解电容的容量下降时,供合CPU工作的核心电压就会变差,其中会窜入周围电路产生的杂波和开关电源电路自身的波形,这时主机就会表现出系统极端的不稳定,运行速度下降,容易蓝屏死机。   今天,就来分析一下主板上的电容为什么会鼓泡?某网吧用了一批845主板,但是发生了CPU周围多个电容鼓泡漏液,造成主机工作时经常死机,没有正常运行,导致网吧生意下降,没有客源。出现问题的电容型号为:GSC,T10A,RE105度,6.3V1500UF。   大家一般都会认识,电容只要鼓泡漏液都是因为过压造成的。其实,并非如此。电容鼓泡漏液的最终原因都是因为过热。电解电容因为其结构特性,内部装有电解液,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过压现象,这时电容的漏电流增大,电容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热,导致电容的温度升高,电容内部的电解液会因高温变成气体致使电容内部的压力增大。当这个压力超过电解电容的铝外壳承受压力的时候,电容就会发生爆炸。为了避免电容爆炸造的不必要的人身和物品损伤,每个电解电容的顶部都有成十字或三叉及其他形状的压力释放点,这是人为的制造压力薄弱点,当电容内部压力过大时,就会从此处泄压,避免产生爆炸情况。   再有一点,电容的耐压。标称6.3V的电解电容,其实际击穿电压应该为7.8V。而CPU的核心工作电压只有1.5V多一点。按理说,这个电压是无论如何不会造成6.3V的电解电容过压的。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主板结构。该型号主板CPU周围使用的电解电容是为CPU供电稳压滤波的,10个电容全部为并联结构,总容量为15000UF。其排列为一字排开。该主板支持PIVCPU,CPU的核心电压值为1.5V。这个电压是由开关稳压管T经过整流二极管D把电源输出的+12V直流电压变压后供应过来的。根据电路,只要开关管不击穿短路,电解电容绝对不会过压鼓泡的。如果真的是开关稳压管击穿,那CPU也一定会同时报废。   仔细观察主板结构,这10个并在一起的电容并不是全部鼓泡,有的鼓了,有的没有鼓。如果是过压,这10个电容绝对不会有一个幸免。   结果只有一种可能,电容过热!   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10电容中,靠近CPU散热器和波波磁环的电容都鼓泡,而在风扇卡座后面因为被支架遮
阅读全文(196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分享] 五大绝招让PPStream网络电视播放更流畅
hjx_221 发表于 2008/4/27 11:09:21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分享]五大绝招让PPStream网络电视播放更流畅

PPStream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网络电视了,平时我们会用它看各种喜欢的电影电视等。但由于现在网络速度的限制,很多朋友在用这款pp网络电视时,总是出现缓冲、播放停顿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电影观看。有没有好一些的办法让ppstream播放更流畅一些呢?根据自已实际的经验,总结了五大绝招供你参考: 绝招一、利用PPStream UPNP配置功能 很多的单位都建成了局域网,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节省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办事效率。空闲的时候,大家会在各自的电脑上用PPStream看影视节目,可那么点带宽根本无法承受,导致大家都缓冲不断。此时,我们可以使用PPStream的UPNP配置功能使大家都能看到流畅的节目。 第一步:依次点击 “工具/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左侧选择“连接设置”,将“使用固定端口”项选中,再确认退出(图4)。 第二步:依次点击“工具/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左侧选择“UPNP配置”(图5)。 点击“查找UPNP设备”,软件将自动查找、打开路由器中的UPNP功能。最后选中“启用PPStream的UPNP支持”项,即完成了此功能设置。 提示:路由设置必须支持UPNP功能。 绝招二、利用PPStream智能控制功能 PPStream是一款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直播软件,P2P技术相当于将每个客户端都作为了服务器资源,在整个网络中发挥作用。说白了就是我们在享受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为别人提供服务。 我们依次点击“工具/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左侧选择“连接设置”(图4)。在对话框中的这些具体参数,直接影响到节目播放的流畅度。怎么样设置数值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选中“连接数智能控制”,将这些烦神的事儿交给PPStream去算吧。 绝招三、利用PPStream网络区分功能 几招下来,播放的流畅度应该大有改观,否则应该考虑一下你所使用的网络运营商了。一些网络运营商对P2P软件的限制,也会导致节目播放时的反复缓冲。 要突破限制也简单,依次点击“工具/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左侧选择“网络信息”(图6)。如实填写相关信息,最重要的是将“我的网络受到运营商限制”这一项选中。 绝招四、利用PPStream专用补丁 出于安全考虑,微软将Windows XP SP2的并发线程限制为最多10个,这直接导致免费网络电视PPStream的下载速度或连接速度变慢。使用此操作系统的用户必须在解除限制,才能够使节目播放变得流畅。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依次点击“工具/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左侧选择
阅读全文(208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小小一招巧解任何电脑的开机密码
hjx_221 发表于 2008/4/24 23:46:55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小小一招巧解任何电脑的开机密码

小小一招巧解任何电脑的开机密码,无需任何工具,无需放电.. 任何电脑当开机需要密码时,只需将机箱打开,把里面的声卡或其它任何一 个零件拔下来,然后通电启动,主板自检后再强行关机,把拔下的零件再插
上去,开机,密码自动清除,百试百灵。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阅读全文(210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什么是绿色软件
hjx_221 发表于 2008/4/13 7:45:32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什么是绿色软件

  最理想的软件类型是绿色软件,绿色软件省去了安装的麻烦,删除时不会留下痕迹,所以选择软件当然绿色软件是首选。    对于刚入门的菜鸟,很多人还不知道绿色软件是啥玩意。下面就给告知绿色软件有哪些特征,好让菜鸟认识。   1、不对注册表进行任何操作(或只进行非常少的,一般朋友能理解的操作,典型的是开机起动。少数也进行一些临时操作,一般在程序结束前会自动清除写入的信息)。   2、不对系统敏感区进行操作,一般包括系统起动区根目录、安装目录(windows目录)、程序目录(Program Files)、帐户专用目录。   3、不向非自身所在目录外的目录进行任何写操作。   4、因为程序运行本身不对除本身所在目录外的任何文件产生任何影响,所以,根本不存在安装和卸载问题。   5、程序的删除,只要把程序所在目录和对应的快捷方式删了就可以了(如果你手工在桌面或其它位置设了快捷方式),只要这样做了,程序就完全干净地从你的电脑里删去了,不留任何垃圾。   6、不需要安装,随意拷贝、复制就可以用(重装操作系统也可以)。   满足以上的6点,就是绿色软件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阅读全文(302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十四种系统故障的解决方法
hjx_221 发表于 2008/4/5 19:47:59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十四种系统故障的解决方法     一、在Windows下经常出现蓝屏故障
  出现此类故障的表现方式多样,有时在Windows启动时出现,有时在Windows下运行一些软件时出现,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用户操作不当促使Windows系统损坏造成,此类现象具体表现在以安全模式引导时不能正常进入系统,出现蓝屏故障。有时碎片太多也会引发此类故障,有一次笔者在整理碎片后就解决了该故障,如若排除此项可能则有以下几种原因可能引发该故障。
  1、内存原因。由于内存原因引发该故障的现象比较常见,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芯片质量不佳所造成,但有时我们通过修改CMOS设置中的延迟时间CAS(将其由3改为2)可以解决该问题,倘若不行则只有更换内存条。
  2、主板原因。由于主板原因引发该故障的概率较内存稍低,一般由于主板原因出现此类故障后,计算机在蓝屏后一般不会死机,而且故障出现频繁,对此唯有更换主板一途。
  3、CPU原因,由于CPU原因出现此类故障的现象比较少见,一般常见于cyrix的CPU上,对此我们可以降低CPU频率,看能否解决,如若不行,则只有更换一途。   二、计算机以正常模式在Windows启动时出现一般保护错误
  出现此类故障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内存条原因。倘若是内存原因,我们可以改变一下CAS延迟时间看能否解决问题,倘若内存条是工作在非66MHz 外频下,例如75MHz 、83MHz 、100MHz甚至以上的频率,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外频或者内存频率来试一下,如若不行,只有将其更换了。
  2、磁盘出现坏道。倘若是由于磁盘出现坏道引起,我们可以用安全模式引导系统,再用磁盘扫描程序修复一下硬盘错误,看能否解决问题。硬盘出现坏道后,如不及时予以修复,可能会导致坏道逐渐增多或硬盘彻底损坏,因此,我们应尽早予以修复。
  3、windows系统损坏。对此唯有重装系统方可解决。
  4、在CMOS设置内开启了防病毒功能。此类故障一般在系统安装时出现,在系统安装好后开启此功能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三、计算机经常出现随机性死机现象 
  死机故障比较常见,但因其涉及面广,是以维修比较麻烦,现在我将逐步予以详解。
  1、病毒原因造成电脑频繁死机
  由于此类原因造成该故障的现象比较常见,当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系统启动时间延长;
  ②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一些不必要的程序;
  ③无故死机
  ④屏幕上出现一些乱码。
  其表现形式层
阅读全文(2715) | 回复(2)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XP系统中的十个特殊文件
hjx_221 发表于 2008/3/2 11:55:24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XP系统中的十个特殊文件

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有几个特殊文件夹,大家都知道是什么那些特殊文件吗?知道他们都有那些作用吗? 
  1、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 
  开启系统还原之后产生的,它保存记录着设置还原点之后对该分区的所有操作信息。在ntfs分区的系统还愿文件夹默认只允许System帐户访问,而管理员在内的普调帐户拒绝访问。fat32分区则没有限制。 
  2、pagefile.sys文件 
  系统盘存在,是windows的页面文件即虚拟内存文件 ,大小一般为物理内存的1.5-2.5倍。虚拟内存文件可以设置在其它分区,但这个分区就不能在windows状态下格式化了。 
  3、hiberfil.sys文件 
  在系统盘中,这个较大的文件是休眠文件,在启用了休眠功能后产生,休眠时电脑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硬盘上,可以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取消休眠后,休眠文件自动清除。 
  4、thumbs.db文件 
  在图片文件夹下存在,删除后仍会产生,随图片数量越多而增大。它不是病毒,而是用来加快缩略图显示的缓存数据库文件。可以设置:在“文件夹选项”中,勾选“不缓存缩略图”,即可删除这个文件。 
  5、Recycled文件夹 
  回收站,每个分区都存在,暂时存放删除的文件。可以设置回收站的空间大小。 
  6、Favorites文件夹 
  图标为五角星,是收藏夹,存放你喜欢的网址。可以在其中放网址快捷方式和文件夹快捷方式,可以新建类别(文件夹)。 
  7、SendTo 文件夹 
  其中包含着右键“发送到”的内容,可以在其中粘贴文件夹的快捷方式。 
  8、temp 文件夹 
  存放windows临时文件,其中的垃圾文件可以删除。 
  9、Recent 文件夹 
  最近打开过的文档历史记录。 
  10、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文件夹 
  IE浏览器的临时文件,包括浏览的网页、图片及cookie,可删除其中的文件以防泄露隐私。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阅读全文(296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怎么样重装系统后能使电脑更快
hjx_221 发表于 2008/1/27 18:05:19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怎么样重装系统后能使电脑更快

    怎么样重装系统后能使电脑更快?需注意些什么呢?来看看网友的经验之谈吧。   一、合理使用硬盘
  何为合理使用硬盘呢?首先我们要了解硬盘盘片的物理结构。分区并格式化后的硬盘却是以扇区为基本单位的,一个分区是由若干个扇区构成的。那什么是扇区呢?我们都知道磁盘在工作时是转动的,它所存储的信息是按一系列同心圆记录在其表面上的,每一个同心圆称为一个磁道。一个扇区的大小为512字节,一个整圆环为一个磁道,一个磁道上有若干个扇区,所以我们不难看出,越靠外的磁道上的单个扇区其体积越大,换句话就是其密度越小,由于硬盘是机械传动,所以磁头对其的寻找、读、写速度也就越快,分区的分布也是从外圈向内圈的,所以C盘相对于D盘等要靠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感觉C盘比D、E等分区要快的原因。
  明白了上面的知识,我们就能合理使用硬盘了!以一块容量为60GB的新硬盘为例进行说明:把C盘分为3至5GB(视操作系统而定),把D盘调成1GB,把E盘设为10GB,省下的就看着设吧(可对半分为F和G盘)——对系统速度没有什么影响。
  分好区后如何使用是最为关键的:
  1、把操作系统装在C盘上并把MwIE、foxmail、ICQ、QQ、FlashGet、超级兔子、播放器软件以及一些看图软件等常用小型软件也安装在C盘上。如果您使用诸如Office之类的微软大型软件的话,也要将其安装到C盘上。当然,由于我们并不会用到其中的全部功能,所以要定制安装那些有用的部分以节省C盘空间!然后把虚拟内存设置到D盘上(只是暂时的^_^)后再使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把C盘整理一下。
  2、使用"微晓注册表优化大师"之类的系统修改软件把"我的文档"、"上网缓冲"、"上网历史"、"收藏夹"等经常要进行写、删操作的文件夹设置到D盘上来尽量避免其它分区产生磁盘碎片而降低硬盘性能!
  3、把各种应用软件安装到E盘,至于游戏可装在F盘,G盘用来存放影音文件。
  4、对C盘再进行一次碎片整理,然后进行完下面的第二大步后再把虚拟内存设置到C盘上! 二、虚拟内存的设置
  将虚拟内存设置成固定值已经是个普遍"真理"了,而且这样做是十分正确的,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将其设置到C盘以外的非系统所在分区上,而且其值多为物理内存的2~3倍。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值越大系统的性能越好、运行速度越快!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系统比较依赖于虚拟内存——如果虚拟内存较大,系统会在物理内存还有很多空闲空间时就开始使用虚拟内存了,那些已经用不到的东东却还滞留在物理内存中,这就必然导致内存性能的下降!
  于是笔者从32MB内存开始试起至512MB内存为止,发现上面的说到的事实是非常正确的,虚拟内存应设置为物理内存0至1.5倍(0倍是多少啊?就是禁用!^_^)为好,而且物
阅读全文(3264)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Shift键妙用8招
hjx_221 发表于 2008/1/19 6:20:00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Shift键妙用8招

  1.当你用QQ和别人聊天时,是不是有时候信息发送得特别慢?不要紧,只要你发信息时按Shift键就可以很快将信息发送出去。   2.选择一批文件时,可以先选中第一个文件,然后按住Shift键,选中最后一个文件,这样就可以快速选中这2个文件之间的所有文件。   3.删除文件时,按住Shift键再按删除键,就可以把文件直接删除,而不经过回收站。   4.放入光盘时,按住Shift键,可以跳过光盘的自动播放。   5.按住Shift键再按F10键,可以代替鼠标右键,在光标的当前位置呼出鼠标的右键菜单。   6.打开文件时,如果你不想用默认方式打开,按住Shift键,再在文件上上单击右键,在右边的菜单上就会多出“打开方式”一项。点击“打开方式”,你就可以改用其它软件来打开这种类型的文件。   7.用IE上网浏览时,如果想在新的窗口里打开某个链接,你可以按住Shift键,然后点击那个链接,就可以在新窗口打开那个链接了。   8.开机后按住Shift键可以阻止“开始”菜单中“启动”组里的程序自动运行。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阅读全文(2326)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我的文档”的另类应用
hjx_221 发表于 2008/1/19 6:14:44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我的文档”的另类应用

  “我的文档”是Windows XP中的一个系统文件夹,不过很多朋友并不经常使用它,或者仅仅将它用来存放一些曰常工作的文件。其实“我的文档”并不只是存放文件这么简单,它还藏有许多秘密和功能没被利用呢!   1.“我的文档”也能制作屏保
  在“我的文档”中默认有一个“图片收藏”文件夹,在Windows XP中利用图片收藏文件夹,可轻松制作动态屏幕保护。   首先将要制作成屏幕保护的图片都复制到“我的文档→图片收藏”文件夹中,然后在桌面上点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单击“屏幕保护程序” 选项卡,在下拉框中选择“图片收藏幻灯片”,再点击“设置”按钮,在设置对话框中,可设置屏幕保护的显示效果。完成后,点击“预览”即可看到效果了。
  勾选“在照片之间使用过渡效果”选项,这样才会有漂亮的图片切换效果哦。   2.打造“没有窗口”的资源管理器
  通过设置,在“开始”菜单中是可以查看“我的文档”内容的,利用这个功能可以打造一个方便的资源管理器。   首先在“开始”菜单上单击右键,选择“属性”,单击“自定义”按钮,打开“高级”选项卡,在“开始菜单项目”列表中找到“我的文档”,并设置为“显示为菜单”。经过设置,直接在“开始”菜单中选择“我的文档”,便会自动弹出下一级子菜单,从中可以看到“我的音乐”、“我的图片”等内容。   现在按上面的方法,将“我的文档”的默认路径修改设置为常用的工作盘符,例如可设置为“D:\”。设置完毕后,点击“开始→所有程序”,将鼠标移动到 “我的文档”上,就可以看到D盘中的所有文件夹和子文件夹内容了。并且可方便的显示下一级子菜单,在各子文件夹中跳转,复制移动文件等操作。这个“迷你” 型的资源管理器没有窗口,打开后会自动关闭,跳转目录时也不用鼠标点击,而且可在桌面上有其它程序窗口最大化工作时,进行随时调用,一点儿也不影响其它程序的使用。   3.更改路径方便保存文件
  “我的文档”默认的路径是“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My Documents”,而为了安全起见,通常大家的工作文件都不会保存在系统分区上,因此很有必要转移一下“我的文档”路径。   在桌面上右键点击“我的文档”图标,选择“属性”命令,打开的属性设置对话框。转移到“目标文件夹”选项卡,单击“移动”按钮。在弹出浏览文件夹对话框中,选择常用的工作文件夹路径即可。这样以后编辑文件时,可随时方便的保存到工作文件夹中了。
  有时需要复制多个不同路径的文件,移动到某一个指定的文件夹下,可以设置“我的文档”路径指向要保存文件的文件夹。然后右键点击要移动的文件,选择弹出菜单中的“
阅读全文(195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分区误删后如何恢复
hjx_221 发表于 2008/1/15 21:48:58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分区误删后如何恢复

一)文件或文件夹的恢复      不向目标分区写入新文件,从概念上容易理解,但实际要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Windows会在各个分区多多少少生成一些临时文件,加上还有在启动时自动扫描分区的功能,如果设置不当或操作上稍不留意,可能已经写入了新文件而您还不知道。      1.注意Windows扫描和报告的设置      默认状态下,Windows会在启动的时候检测分区有没有错误,如果上次是非正常关机,您就会看到一个扫描的任务及进度条,这种扫描对解决交叉链接错误有用,但对于要恢复的文件可能会造成致命的破坏—因为扫描完毕后,Windows会生成信息报告,有可能刚刚(占用)破坏目标文件的关键字节,如果是可执行文件,就算勉强恢复过来也用不了。进入Windows后,也请您不要在该目标分区进行磁盘扫描,因为默认状态下,Windows会把交叉链接文件和把文件碎片转化成*.CHK,也有可能破坏您的目标文件。如果您用的是Windows 98,建议您在MSDOS.SYS里设置一下,在Option组加入一句AutoScan=0,把启动的扫描屏蔽掉;如果是Windows 2000或XP,就按回车条国磁盘检测直接进入Windows。      2.不要安装新软件或运行新任务      特别是不要向恢复目标分区安装新的软件,即使是恢复软件本身。例如您要恢复的是C盘被误删除的数据,而工具软件的默认指向都是C盘的,您一路回车安装的话,可能就万事休矣;如果您的虚拟内存设在了C盘,此时也不要打开新的任务,以免因为虚拟内存的更新变化覆盖数据。您应该在“系统”里更改虚拟内存的指向路径,然后重新启动Windows,再安装恢复软件到目标以外的分区。   3.操作恢复的技巧      (1)恢复工具的扫描技巧。一般来说,误删除文件都是马上发现自己的误操作,所以刚删除的文件在磁盘里的文件分配表处于较靠前的位置,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加快恢复的速度。例如您运行了Easy Recover,在选定了目标分区后,只要扫描5%左右的目录树,大概在3000个到5000个文件左右,就可终止扫描,然后进入下一步,一般都能找到。这种方式比完全扫描后再找恢复文件要容易,如果您扫描所有的文件,可能会有数万个甚至10多万个已经删除的列表,此时您要找自己想恢复的目标就比较困难了 —因为在您的机器里,不同时期可能产生过同一个文件名的几个文件,为了防止混乱,恢复软件一般会把这些类似的文件标记为—开头,数字编号结尾的文件,您无法按首字母来找,要靠眼睛一个个识别,太多的选择会让您眼花缭乱。可以在终止扫描时,选择保存当前扫描进度,如果5%的数量没找到您的目标,可以按
阅读全文(192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假网线的简易识别办法
hjx_221 发表于 2007/12/29 10:49:52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假网线的简易识别办法

    计算机局域网中所使用的网线主要有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两类。其中,同轴电缆已基本被淘汰,开始大量使用双绞线。      双绞线又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两类。因为STP仅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受电磁干扰严重、易受化学品的腐蚀等)使用,所以下文主要介绍真假UTP的识别方法。 确定双绞线的类型 
    双绞线电缆中的导线是成对出现的,每2条为一对,并且相互扭绕。根据美国线缆规格(AWG)规定:双绞线中的导线全部应为4对,共8根。但是10M以太网标准规定只使用2对导线传输信号,所以3类双绞线中有些是2对的,而有些则是4对的。 
    快速以太网的出现,一方面将原来10M网络的速度从理论上提高了10倍,另一方面为将来更快速度的网络(千兆位以太网,传输速度为1000Mbps)作好准备,同时传输速度为100Mbps的5类双绞线也投入使用。虽然快速以太网只使用其中的2对,但千兆位以太网必须要用到全部的4对。 
    建议大家多看看网线上的标注,如标有“CAT3”的字样则一般为3类线,当标有“CAT5”的字样时说明为5类双绞线。  实际测试其速度 
    现在组建的网络一般都采用5类以上的双绞线,3类双绞线已属于淘汰产品。但是,一些双绞线生产厂商在5类双绞线标准推出后,便将原来用于3类线的导线封装在印有5类双绞线字样的电缆中出售。当你使用了这类假5类线后,网络的实际通信速度只能在很短的距离内达到5类双绞线所规定的100Mbps。 
    这种造假非常隐蔽,一般用户很难发现。这时,建议大家先购买一段,利用Windows98中的“系统监视器”或WindowsNTServer4.0中的“网络监视器”亲自测试一下。如果测试速度达到了100Mbps,则表明是5类双绞线,      若只有10Mbps,说明电缆中使用的是3类线的导线。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正确区别3类线和5类线,而且可以用于测试双绞线电缆中每一对导线的扭绕度是否符合标准,同时还可以测出导线中的金属介质是否合格。请注意:在进行网络速度测试时,双绞线的长度应为100米的标准长度,否则测出的数据没有任何实用意义。  相信自己的眼睛 
    并不是所有的网络布线都集中在装有空调的办
阅读全文(1754)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打造黑客也读不懂的安全密码
hjx_221 发表于 2007/12/22 10:34:08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打造黑客也读不懂的安全密码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黑客盛行的今天,提高自身的防范等级是第一要务。但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采取严密的技术手段。以我们最为常用的各种密码为例,如何既防明眼偷窥又防黑客软件暗查呢?本文就教你一绝招,使你的密码更安全!
  为安全起见,计算机中密码的输入和保存都是以“*”号来显示的。这样,他人无法查看到密码的内容。许多用 户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事实是残酷的。这种密码的保护方式只防君子,不防小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常会运用 远程监控屏幕的手段,并配合密码查看软件就可以轻松还原密 码,现实迫使我们应该采取更为严谨的措施。
  我们可以利用系统默认情况下无法显示的字体作 为密码源字符。以Windows 2000/XP为例,缺省状态下系统显示的文字是“宋体”,字符集 是“简体中文GB2312”。如果选择GB2312中没有的文字作为密 码字符(如安装Office XP的宋体-方正超大字符集),系统则无法正确显示这些密码,而只是显示为“□”、“空格”或“?”等乱码,即使动用密 码查看软件也是如此,这样就达到了防止黑客偷窃密码的目的。原理并不复杂,但实际操作时还需涉及多方面的知识。
  1、制作密码字符
  (1)首先通过Office XP的“宋体-方正超大字符集”获取密码字符。单击“开始→所 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
阅读全文(231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Windows Vista 磁盘管理功能
hjx_221 发表于 2007/12/15 12:14:23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Windows Vista 磁盘管理功能     有些朋友收到预装Vista操作系统的电脑把几乎全部的硬盘空间都划做了C:盘,由于诸如分区魔术师等传统的分区工具在Vista下都不能正常使用,为了分区不得不又重装了操作系统。其实Vista自带的磁盘管理功能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不重装操作系统进行分区的操作,这里举例介绍一下。我们在例子将会看到如何通过Vista磁盘管理功能隐藏戴尔预装的RECOVERY(D:)分区、释放OS(C:)的空间并从释放的空间来创建两个新分区。为了让最终的三个硬盘分区使用连续的C、D、E的盘符,例子中还会介绍如何在磁盘管理中修改盘符。 一、启动磁盘管理
1、在开始菜单中,右键点击『计算机』,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管理』。
如出现用户帐户控制窗口,点击『继续』。
2、在打开的计算机管理窗口的左侧,鼠标左键单击选中『磁盘管理』。
 
二、在Vista中隐藏戴尔预装RECOVERY(D:)分区(可选)
★如果不需要在Vista系统中隐藏戴尔预留的RECOVERY(D:)分区,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小知识:戴尔预留的RECOVERY分区有什么用处?
   戴尔预装Vista操作系统的电脑,都会预留一个RECOVERY分区,并在RECOVERY分区中安装了一套完整的WinRE系统。对于戴尔预装 Vista的电脑,如果在Vista开始引导之前按连续按F8键,在进入的高级启动菜单中会多出一项『修复系统』的选择。选择它即可启动进入 Recovery分区的WinRE系统。当Vista完全不能启动时,我们就可以进入WinRE操作系统来进行系统还原等恢复操作。
   默认情况下这个分区在Vista操作系统中可见,而且可以进行读写。但是因为这个分区容量较小(一般是2GB),写入数据或是不小心误操作的话,很可能会损坏WinRE系统,所以建议大家在Vista系统中隐藏这个分区。隐藏该分区后,仍然可以通过高级启动菜单引导进入里面的WinRE系统。
3、右键点击RECOVER(D:)所在的区块,再在左键单击『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
4、点击『删除』来删除RECOVER(D:)分区的盘符来实现隐藏。
点击【是】来确认。
* 如果又看到了如下图所示的提示,则要再次点击【是】来确认修改并重启计算机。
★这个提示不是一定会有的,如果遇到了重启计算机后再次打开磁盘管理继续后面的操作即可。
 
三、修改光驱等其它设备的盘符(可选)
★如果不需要新建硬盘分区的盘符是连续的,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5、为了让硬盘分区的盘符保持连续,在开始分区操作之前需要先修改其它设备的盘符
阅读全文(158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八大方法巧妙排除网络连接故障
hjx_221 发表于 2007/12/14 19:27:41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八大方法巧妙排除网络连接故障

【导读】导致网络不通的原因实在太多,但是作为网络管理者也不必为此而失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只要我们将故障现象进行规类,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搭建一个网络是相对比较轻松的事情,但是要想管理好网络却是一件比较繁琐的工作。且不说用户给你提出的各种要求会让你忙个不停,单单网络不通这一故障解决起来就够麻烦的,因为导致网络不通的原因实在太多。但是作为网络管理者也不必为此而失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只要我们将故障现象进行规类,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连接指示灯不亮观察网卡后侧RJ45一边有两个指示灯。它们分别为连接状态指示灯和信号传输指示灯,其中正常状态下连接状态指示灯呈绿色并且长亮,信号指示灯呈红色,正常应该不停的闪烁。如果我们发现连接指示灯,也就是绿灯不亮,那么表示网卡连接到HUB或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有故障。对此可以使用测试仪进行分段排除,如果从交换机到网卡之间是通过多个模块互连的,那么可以使用二分法进行快速定位。而一般情况下这种故障发生多半是网线没有接牢、使用了劣质水晶头等原因。而且故障点大多是连接的两端有问题,例如交换机的端口处和连接计算机的网卡处的接头,借助测试仪可以很轻松的就以找出故障进行解决。 二、信号指示灯不亮如果信号指示灯不亮,那么则说明没有信号进行传输,但可以肯定的是线路之间是正常的。那么不防使用替换法将连接计算机的网线换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上试试,或者使用测试仪检查是否有信号传送,如果有信号传送那么则是本地网卡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经验证明网卡导致没有信息传送是比较普遍的故障。对此可以首先检查一下网卡安装是否正常、IP设置是否错误,可以尝试Ping一下本机的IP地址,如果能够Ping通则说明网卡没有太大问题。如果不通,则可以尝试重新安装网卡驱动来解决,另外对于一些使用了集成网卡或质量不高的网卡,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即所有设置都正确,但网络却不通。对此可以将网卡禁用,然后再重新启用的方法,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降速使用很多网卡都是使用10M/100M自适应网卡,虽然网卡的默认设置是“自适应”,但是受交换机速度或网线的制作方法影响,可能出现一些不匹配的情况。这个时候不防试试把网卡速度直接设为10M。其方法是右击“本地连接”打开其属性窗口,在“常规”选项卡中单击“配置”按钮,将打开的网卡属性窗口切换到“高级”选项卡,在“属性”列表中选中“Link Speed/Duplex Mode”,在右侧的“值”下拉菜单中选择“10 Full Mode”,依次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 四、防火墙导致网络不通在局域网中为了保障安全,很多朋友都安装了一些防火墙。这样很容易造成一些“假”故障,例如Ping不通但是却可以访问对方的计算机,不能够上网却可以使用QQ等。判断是否是防火墙导致的故障很简单,你只需要将防火墙暂时关闭,
阅读全文(1946)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显卡基本知识你知道多少
hjx_221 发表于 2007/12/9 8:33:44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显卡基本知识你知道多少

1、 帧率(Frames per Second)
每秒的帧数(fps)或者说帧率表示图形处理器场景时每秒钟能够更新几次。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一般来说30fps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将性能提升至60fps则可以明显提升交互感和逼真感,但是一般来说超过75fps就不容易察觉到有明显的流畅度提升了。如果帧率超过屏幕刷新率只会浪费图形处理的能力,因为显示器不能以这么快的速度更新,这样超过刷新率的帧率就浪费掉了。
    
2、显存带宽
    
对于显卡而言,带宽的计算公式是"显存频率*显存位数总和/8"。目前大多中低端的显卡都能提供6.4GB/s、8.0GB/s的显存带宽,而对于高端的显卡产品则提供超过20GB/s的显存带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购买显存带宽大的显卡,这是一个选择的关键。
        
3、纹理贴图(Texture Mapping)
    
纹理贴图是将2D图形(通常是位图)蚋射到3D物体上的一种技术。当纹理较小时,物体的表面会显得模糊或呈马赛克状,较大的纹理可以让物体表面表现出更多细节。纹理压缩也可以让更多的纹理贴图同时使用,使场景更加丰富多彩,这样纹理贴图可以在不增加多边形数量的情况下大大提升真实视觉效果。因为它可以大大增强真实感觉同时只需要不高的计算能力的开销就可以得到,因此它是最常用来表现真实感3D物体的技术方法。为了渲染带有纹理贴图的像素,这个像素的纹理数据会读进图形处理器中,从而导致存储带宽的消耗。
 4、填充率(Fill Rate)
    
填充率是指像素写入显示帧缓冲区的速率。填充率是用来度量当前3D图形处理器的像素处理性能的最常用指标。填充率通常采用每秒百万像素的方式表达(Mpixels/sec)。较高的填充率渲染像素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存储带宽来支持。
    
    
5、T-buffer
    
T-buffer在硬件上完全支持全屏幕抗锯齿,即使在640×480这种相对较低的分辨率下也能得到最佳的显示效果。T-buffer是显卡用来提高图像质量的重要措施,而配合强劲的显示芯片和高频率CPU,这些特效可以全部打开,并获得更精细的画面。T-buffer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景深处理",这个特效可以加强3D画面的层次感,比如说
阅读全文(209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下载]CMOS详细说明(有图片)
hjx_221 发表于 2007/12/2 9:14:01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下载]CMOS详细说明(有图片)

Award Bios和AMI Bios里面有很多东西是相同的,可以说基本上是一样的,虽然有些名字叫法不同,但是实际作用是一样的。本文就详细的介绍一下Bios的超频设置,希望对那些想超频但是又没有接触过超频的玩家能有一些帮助。 点击下载:
点击下载该文件 或:Award Bios和AMI Bios内容比较.doc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阅读全文(347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CMOS与BIOS经典故障排除
hjx_221 发表于 2007/11/25 23:02:00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CMOS与BIOS经典故障排除

    CMOS是英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化”的缩写,不过我们常说的CMOS却是指主板上一块可读写的存储芯片,也称之为“CMOS RAM”。CMOS RAM是随机存储器,具有断电后消除记忆的特点,人们就想到了使用外接电池保持其存储内容的方法。
  一般来说,通过固化在ROM BIOS的软件进行BIOS参数的调整过程就称之为BIOS设置,而通过BIOS设置中的“标准CMOS设置”调试CMOS参数的过程就称为CMOS设置。我们平常所说的CMOS设置与BIOS设置只是其简化说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两个概念的混淆。
  怎样进入BIOS设置程序
  分析:虽然世界上设计生产BIOS的厂商并不多,但是某些品牌机和兼容机设计不尽相同,所以进入BIOS设置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答疑:大部分进入BIOS设置的键都已经设置为“DEL”或者“ESC”,但是也有部分BIOS是F10或者F2,其中一些更特别的BIOS还需要根据其提示进行操作。
  机器无法正常运行操作系统的问题
  1.Bios Rom checksum error-System halted
  分析:BIOS信息检查时发现错误,无法开机。
  答疑:遇到这种情况比较棘手,因为这样通常是刷新BIOS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BIOS芯片损坏,不管如何,BIOS都需要被修理。
  2.CMOS battery failed
  分析:没有CMOS电池。
  答疑:一般来说都是CMOS没有电了,更换主板上的锂电池即可。
  3.CMOS checksum error-Defaults loaded
  分析:CMOS信息检查时发现错误,因此恢复到出场默认状态。
  答疑: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多,但是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电力供应造成的,比如超频失败后CMOS放电也可以出现这种情况,应该立刻保存CMOS设置以观后效;如果再次出现这个问题,建议更换锂电池。在更换电池仍能无用的情况下,请将主板送修,因为CMOS芯片可以已经损坏。   4.Press F1 to Continue,Del to setup
  分析:按F1键继续,或者DEL键进入BIOS设置程序。通常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告诉用户:BIOS设置发现问题。
  答疑:因为问题的来源不确定,有可能是BIOS的设置失误,也可能是检测到没有安装CPU风扇,用户可以根据这段话上面的提示进行实际操作。
  5.HARD DISK I
阅读全文(270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无法停止‘通用卷’设备的解决
hjx_221 发表于 2007/11/22 12:03:18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无法停止‘通用卷’设备的解决
    首先我们先试试看关闭所有运行的程序后是否能成果退出,如果不能,查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进程,还不行就使用“最后解决方案”。 最后解决方案:   1、双击任务栏上的安全删除硬件图标,出现图1所示“安全删除硬件”画面;   2、按下Ctrl + Alt + Del 组合键调出“任务管理器”;   3、结束其中的explorer.exe进程,此时桌面上的“任务栏”消失;   4、单击“安全删除硬件”对话框的“停止”键,当系统提示“安全地移除硬件”文字提示时,即可拔下USB插头;   5、然后在“任务管理器”菜单上依次点击“文件(F)”→“新建任务(运行...)” ,输入“explorer.exe”,然后回车,此时任务栏出现,大功告成!<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阅读全文(175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电脑自动重启原因小结
hjx_221 发表于 2007/11/14 9:32:14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电脑自动重启原因小结

一、软件方面  1.病毒 
“冲击波”病毒发作时还会提示系统将在60秒后自动启动。 
木马程序从远程控制你计算机的一切活动,包括让你的计算机重新启动。 
清除病毒,木马,或重装系统。 
2.系统文件损坏 
系统文件被破坏,如Win2K下的KERNEL32.DLL,Win98 FONTS目录下面的字体等系统运行时基本的文件被破坏,系统在启动时会因此无法完成初始化而强迫重新启动。 
解决方法:覆盖安装或重新安装。 
3.定时软件或计划任务软件起作用 
如果你在“计划任务栏”里设置了重新启动或加载某些工作程序时,当定时时刻到来时,计算机也会再次启动。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打开“启动”项,检查里面有没有自己不熟悉的执行文件或其他定时工作程序,将其屏蔽后再开机检查。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运行”里面直接输入“Msconfig”命令选择启动项。  二、硬件方面  1.机箱电源功率不足、直流输出不纯、动态反应迟钝。 
用户或装机商往往不重视电源,采用价格便宜的电源,因此是引起系统自动重启的最大嫌疑之一。 
①电源输出功率不足,当运行大型的3D游戏等占用CPU资源较大的软件时,CPU需要大功率供电时,电源功率不够而超载引起电源保护,停止输出。电源停止输出后,负载减轻,此时电源再次启动。由于保护/恢复的时间很短,所以给我们的表现就是主机自动重启。  ②电源直流输出不纯,数字电路要求纯直流供电,当电源的直流输出中谐波含量过大,就会导致数字电路工作出错,表现是经常性的死机或重启。  ③CPU的工作负载是动态的,对电流的要求也是动态的,而且要求动态反应速度迅速。有些品质差的电源动态反应时间长,也会导致经常性的死机或重启。  ④更新设备(高端显卡/大硬盘/视频卡),增加设备(刻录机/硬盘)后,功率超出原配电源的额定输出功率,就会导致经常性的死机或重启。 
解决方法:现换高质量大功率计算机电源。  2.内存热稳定性不良、芯片损坏或者设置错误 
内存出现问题导致系统重启致系统重启的几率相对较大。 
①内存热稳定性不良,开机可以正常工作,当内存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就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死机或重启。  ②内存芯片轻微损坏时,开机可以通过自检(设置快速启动不全面检测内存),也可以进入正常的桌面进行正常操作,当运行一些I/O吞吐量大的软件(媒体播放、游戏、平面/3D绘图)时就会重启或死机。  <
阅读全文(189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几个容易被误认为病毒的文件
hjx_221 发表于 2007/11/4 7:49:39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几个容易被误认为病毒的文件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一词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已经不再陌生了,现如今计算机病毒可谓层出不穷,甚至让广大计算机用户几乎到了“谈毒色变”的程度。有许多用户对操作系统下的文件不是很了解了解,以至于产生种种的怀疑。以下是用户经常怀疑是病毒的文件:
  一、Thumb.db文件
  Thumb.db文件被用户误认为是病毒的原因应该有三点:
  1、该文件在一些操作系统中的带有图片的文件夹中都存在;
  2、即使删除此文件,下次打开该文件夹时仍会生成;
  3、该文件可能会不断增大。
  其实,Thumb.db文件在Windows Me或更新的Windows版本中都会有,这是Windows对图片的缓存(也可以说是缓冲文件),它可以方便用户对图片进行预览,图片越多,这个文件可能就越大,这是正常的。在Windows XP系统下可以在“文件夹选项”里面选择“不缓存缩略图”,就不会产生这种文件了。
  二、Mfm1992文件 或“Mfm1992.AVB.AVB.AVB.AVB(后缀是无穷AVB)”
  Mfm1992文件用户误认为是病毒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此文件可能生成在任何一个文件夹中,而且删除后可能还会重新生成。
  Mfm1992文件是由于智能ABC的词库出错而产生的一个文件。由于智能ABC输入法的词库容量有限,当超出这个容量的时候,就会产生这个文件。当前程序运行在哪个目录,这个文件就在该目录下产生。这个文件的大小一般为43KB。这是智能ABC4.0的一个Bug,Win2000和me中自带的智能 ABC5.0已经修正了这个错误。
  如果想让计算机中不再出现这个文件,有两种办法:
  1、可以把4.0的智能ABC升级至高版本。
  2、可以把Windowssystem目录下的*.rem文件删除,然后重启计算机。
  三、Word的临时文件
  用户在打开一个Word文档时会发现在同一个目录下出现了一个与原文档名称相同但前面加了一个“~(即具有隐藏属性)。许多用户觉得可疑,认为是病毒造成的。
  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个文件是Word生成的,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缓冲文件,它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保存由于意外原因(如突然死机等)造成的用户对修改或建立的Word文档在未进行保存时的损失。其实这个文件在关闭了Word文档后即会自动消失,用户不必担心。
  四、jdbgmgr.exe文件
  
阅读全文(1930)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教你建立一个别人既无法进入又无法删除的文件夹
hjx_221 发表于 2007/11/1 22:29:52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教你建立一个别人既无法进入又无法删除的文件夹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自己的一些隐私文件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情况吧,怎么解决呢?隐藏起来?换个名字?或者加密?这些办法都可以办到,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建立一个别人既不能进入又不能删除的文件夹,把自己的隐私文件放进去,别人就看不到啦,下面讲讲如何实现,很简单的。  第一步:在运行中输入cmd,回车,打开命令行窗口  第二步:在命令行窗口中切换到想要建立文件夹的硬盘分区,如D盘  第三步:输入md 123..\ 回车,注意文件夹名后有2个小数点  OK,搞定,看看你的D盘下面是不是多了一个名为123.的文件夹了?它是既不能进入又不能被删除的!不信你就试试看吧^_^      那么,如果自己想删除或者进入这个文件夹,又应该如何操作呢?同样也很简单。如果想删除,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 rd 123..\ 回车,即可删除,当然删除前请确认里面的文件都是不需要的,不要删错哦。      如果想进入,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 start d:\123..\ (注意这里一定要是文件夹的绝对路径,否则无法打开即可打开此文件夹,你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把不想让别人看到的资料放进去啦! <完>
参与讨论本主题

阅读全文(1985)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何谓双核?真假双核?双核解析!
hjx_221 发表于 2007/10/21 14:55:34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何谓双核?真假双核?双核解析!
                       ——给你一个满意的解答!     引言:2006年,双核芯片将向主流市场发起冲击。年初这段时间,Intel推出针对笔记本电脑的Core Duo处理器,将双核平台的战火引向了移动领域;AMD方面,双核的Turion-64新片将在年中推出,Athlon-64X2也将在下半年进入主流市场……,毫无疑问,双核处理器终将取代单核处理器成为市场的主导。     在双核处理器推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AMD宣扬自己的双核Opteron和Athlon-64 X2才符合真正意义上的双核处理器准则,并隐晦地表示Intel双核处理器只是“双芯”,暗示其为“伪双核”,声自己的为“真双核”,真伪双核在外界引起了争议,虽然Intel公司对此做出了反驳,但是对不了解真正技术细节的用户就糊涂了,在这里将解释一下双核的真正技术,以求让大家了解双核。 一、技术基础:为什么从单核转向双核。     从单核转向双核,最重要的因素并非只是提高整体效能,而是能提高新片的执行效率。对于单核来说,提高性能的主要途径便是优化逻辑结构、扩大缓存以及提高芯片频率,但芯片的逻辑架构,往往有着4、5年的生命周期,一但设计稳定就很难从根本上对其做出改变,这样扩大缓存容量和提高频率就成为单核处理器提升性能的主要手段,这也是Intel过去多年所采用的办法。提高缓存容量虽然能够小幅的提高性能,但付出的代价相当高:处理器的告诉缓存都是使用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件,SRAM速度极快、可晶体管利用率很低,1MB容量缓存就与要消耗5000万左右的晶体管——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Pentium 4、Dothan还是Athlon 64处理器中,二级缓存占据的新片面积普遍超过50%,如果不断提升缓存容量,无疑将对新片的制造成本(与新片面积三次方成正比)和运行功耗带来严重的影响。与之类似,提高工作频率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新片的性能,但会导致运行功耗大增,现在芯片运行在风冷条件之下已经接近极限。 二、双核中的“耦合”概念。     尽管X86领域在2005年才开始推出双核心产品,但双核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只是CMP中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一种类型。CMP概念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
阅读全文(267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10M/100M/1000M网线的做法不同之处
hjx_221 发表于 2007/10/21 14:49:59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10M/100M/1000M网线的做法不同之处     我们一般用五类双绞线来作十兆和百兆的网线,一个网线中有四对共八根细线组成。当水晶头(RJ45头)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 标准568A: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那么两标准具体如何应用,都用在哪些设备上呢?我们平时做的线直连线比较多,有人也叫直通线,即两头都成586A的标准,而交叉线则在一头做成586A另一头做成586B标准。一般来说,路由器和PC,或者Switch和PC,或者HUB和PC都用直连线。而Switch级联或者HUB级联或者PC对PC一般用交叉线,我们注意到,现在很多Switch支持自动MDI/MDIX,所以不必特意去做交叉线或直连线。
    其实10/100M的网络只用到其中四根线,10M网络用到了1、2、3、6;100M的网络则是占用了4、5、7、8。也就是说如果你在一个网络中没有按照标准做线,而只注意了这四根线的顺序,那么你做成的网线要么只能适合10M网络,要么只能适合100M,而要兼容10M和100M网络都可以使用,则必须做成国际标准。
    目前千兆网络也已经应用到了桌面,而2米长的网线则要几百块,不过还未普及。千兆网络一般骨干用6类线,而到桌面用到超5类线。那么这种双绞线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果大家查过资料不难发现,它也是由四对共八根线组成,颜色也是和5类线一样分布,只是一对线分浅深两色,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每一个线的芯不是单单一根铜芯,而是由7根镀银的细芯组成,所以传输速率就是快!关于它的做法,用到的水晶头和我们常用的做100M网线的水晶头也不一样,连压线钳也是不同,有时间可以上网查查看。千兆网络中双绞线的八根线全部被占用而不是某四根,直连线的做线顺序和10/100M的做法一样,交叉线做法有所不同,如下:
1对3,2对6,3对1,4对7,5对8,6对2,7对4,8对5
例如:
一端为:浅橙、橙,浅绿、蓝,浅蓝、绿,浅棕、棕;
另一端:浅绿、绿,浅橙、浅棕、棕,橙,蓝,浅蓝。   <完>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什么是磁盘阵列
hjx_221 发表于 2007/10/17 20:22:40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什么是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是一种把若干硬磁盘驱动器按照一定要求组成一个整体,整个磁盘阵列由阵列控制器管理的系统。 
    冗余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技术1987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最初的研制目的是为了组合小的廉价磁盘来代替大的昂贵磁盘,以降低大批量数据存储的费用(当时RAID称为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廉价的磁盘阵列),同时也希望采用冗余信息的方式,使得磁盘失效时不会使对数据的访问受损失,从而开发出一定水平的数据保护技术。    磁盘阵列的工作原理与特征:    RAID的基本结构特征就是组合(Striping),捆绑2个或多个物理磁盘成组,形成一个单独的逻辑盘。组合套(Striping Set)是指将物理磁盘组捆绑在一块儿。在利用多个磁盘驱动器时,组合能够提供比单个物理磁盘驱动器更好的性能提升。 数据是以块(Chunks)的形式写入组合套中的,块的尺寸是一个固定的值,在捆绑过程实施前就已选定。块尺寸和平均I/O需求的尺寸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组合套的特性。总的来说,选择块尺寸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性能,以适应不同特点的计算环境应用。    磁盘阵列优点:    磁盘阵列有许多优点:首先,提高了存储容量;其次,多台磁盘驱动器可并行工作,提高了数据传输率;...RAID技术确实提供了比通常的磁盘存储更高的性能指标、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可用性,尤其是在当今面临的I/O总是滞后于CPU性能的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RAID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个缺口。 
阵列技术的介绍:    RAID技术是一种工业标准,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我们常见的主板自带的阵列芯片或阵列卡能支持的模式有:RAI
阅读全文(149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应用][收藏]巧解硬盘逻辑锁
hjx_221 发表于 2007/10/17 7:56:34

本文转载自W3CHINA.ORG讨论区(BBS.W3CHINA.ORG)   原文链接
以下为原文:

巧解硬盘逻辑锁

物理驱动器指实际安装的驱动器。 
  逻辑驱动器是对物理驱动器格式化后产生的。 
要点:同上。
 
在谈论具体的解决方法前,先讲述一下被"逻辑锁"锁住的硬盘为什么不能用普通办法启动的原因: 
计算机在引导DOS系统时将会搜索所有逻辑盘的顺序,当DOS被引导时,首先要去找主引 导扇区的分区表信息,位于硬盘的零头零柱面的第一个扇区的OBEH地址开始的地方,当 分区信息开始的地方为80H时表示是主引导分区,其他的为扩展分区,主引导分区被定义 为逻辑盘C盘,然后查找扩展分区的逻辑盘,被定义为D盘,以此类推找到E,F,G..... "逻辑锁"就是在此下手,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记录将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 自己,DOS在启动时查找到第一个逻辑盘后,查找下个逻辑盘总是找到是自己,这样一来 就形成了死循环,这就是使用软驱,光驱,双硬盘都不能正常启动的原因。下面介绍两种比较简单和安全的处理方法。 
方法一:修改DOS启动文件 
首先准备一张DOS6.22的系统盘,带上debug、pctools5.0、fdisk等工具。然后在一台正常的机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进制编辑工具(debug、pctools5.0,或者windows下的ultraedit都行)修改软盘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记住改该文件的属性为正常),具体是在这个文件里面搜索第一个"55aa"字符串,找到以后修改为任何其他数值即可。用这张修改过的系统软盘你就可以顺利地带着被锁的硬盘启动了。不过这时由于该硬盘正常的分区表已经被黑客程序给恶意修改了,你无法用FDISK来删除和修改分区,而且仍无法用正常的启动盘启动系统,这时你可以用DEBUG来手工恢复。使用DEBUG手工修复硬盘步骤如下: 
a:\ >debug 
-a 
-xxxx:100 mov ax,0201 读一个扇区的内容 
-xxxx:103 mov bx,500 设置一个缓存地址 
-xxxx:106 mov cx,0001 设置第一个硬盘的硬盘指针 
-xxxx:109 mov dx,0080 读零磁头 
-xxxx:10c int 13 硬盘中断 
-xxxx:10e int 20 
-xxxx:0110 退出程序返回到指示符 
-g 运行 
-d50
阅读全文(156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234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64948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