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过的声音]又是一个翻版的年代 |
小工头 发表于 2005/12/9 19:59:17 | 俺最初接触流行音乐的时候正赶上口水歌盛行。小时候跟着老爸听江南丝竹,听着听着就睡过去了。有一天,老爸带回来一盘翻唱流行曲的磁带(其实当时还没有“翻唱”的概念),俺一听就被震撼了。那些翻唱的人水平都很高,唱得很好,直到现在俺还记得里面的几首歌:范琳琳模仿苏芮唱的“跟着感觉走”,思浓或者思雨(俺搞不清这兄妹俩的名字)模仿齐秦唱的“空白”和“火车快开”。直到现在,俺还是固执地认为齐秦的原唱没有俺当年听到的翻唱好。这盘磁带陪伴了俺很久,直到俺的零花钱多到足够买磁带了为止。
开始自己买专辑之后,俺很快就树立了正版意识(比尔盖茨一定很欣慰吧,呵呵)。虽然老哥教训俺说“你每买一盘正版磁带,就是给美帝国主义贡献了一分力量”,但当时的盗版质量太差,陈淑桦的专辑里夹杂着林忆莲的歌。因此,俺坚持正版路线,连外文书店里¥25一盘的原版进口带俺都敢买(那可是95年之前啊,俺老爹的工资一个月不超过1K)。不过,上了大学之后,这个好习惯很快就荒废了。一方面是因为学校附近盗版业很发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同学们手脚太粗,东西保存不善。俺在北京外文书店买的国外原版Roxette精选,在N个宿舍之间传来传去,绞了M次带,最后不知所终。在这种环境下,坚持买正版是多么的奢侈啊。
迫于生计,俺目前听的仍然以网上免费下载的MP3和盗版CD为主,但是版权意识已经深入我心,买盗版的时候多少有点遮遮掩掩。而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俺偶尔也会去西单图书大厦买点正版CD。像俺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知识版权体系的建立指日可待。可是,CD本身虽然成了正版,可是CD的内容却变成盗版了。打着“发烧”牌子的翻唱专辑越来越多,翻唱的人也越来越杂。前几年的翻唱都还比较有水平,黄红英、青燕子、八只眼、赵鹏……唱功都相当不错。他们翻唱的歌曲多数是80年代以前的老歌,版权基本无从考证,而且偶尔也唱唱原创。可是现在出来的一拨翻唱,最近红什么就唱什么。“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这种版权有争议的网络歌曲也就算了,“江南”、大长今主题曲也是拿来就唱,完全无视版权。更恶心的是,以前的翻唱基本上是硬碰硬,男声翻唱男声,女声翻唱女声。现在可好,男声翻唱女声,女声翻唱男声。阳刚的男声唱着“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柔弱的女声唱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上来就是投机取巧,感觉很不舒服。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唱功真的不怎么样,有些人也就是KTV的水平,居然也堂而皇之地出专辑……
翻唱专辑这么多,其实不难理解:买发烧专辑的多半肯买正版,拣现成的流行曲翻唱风险小,怕跟原唱做对比就翻唱异性的歌,这真是一条投入少、风险低、收益高的致富路啊~~~在“发烧”这两个字臭掉之前,大家都来翻唱吧!
|
|
|

.: 公告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 有恩怨的地方就是江湖 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 |
|
« | Octo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我的分类(专题)
|

.: 最新日志
.: 最新回复
|

blog名称:少年包工头的工作日记 日志总数:629 评论数量:1458 留言数量:56 访问次数:8994274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8日 |
|

.: 留言板
|

.: 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