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天空             W3CHINA Blog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August 2025»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IMAGE_031.jpg

 

 

 

 

 

专      题

 

链      接


  余世维——有效沟通
  金正昆谈礼仪  

  论文天下
 极视传播 
   凯迪社区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SNAI远程教育网

   秦晖的博客
   郎咸平博客
   闯夜人
   财经郎闲评系列
   新浪财经——秦晖

   中计在线
   国际在线经典老歌
   CCTV希望英语节目

   E书吧
   万策智业网
   谢少春的博客

   诺贝尔经济学奖片段
   中国知识管理中心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经济学家
   天则经济研究所
   中国县域经济网
   新华网财经频道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经济周刊
   中华经济网
   致信网
   经济法网
   中国经济导报
   凤凰财经
   人民网强国社区经济论坛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世界经济人博客
   金融界
   中国金融网
   中国金融界网
   金融时报
   金融网
   和讯网
   金融英才网
   金融界理财频道
   金融会计
   中金在线
   第一金融网
   上海金融报
   上海金融学院

   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
   中国经济信息网
   经济网
   中国经济新闻网
   经济观察网
   经济参考报
   经济观察室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人大经济论坛
   经济视点网

   财务顾问网
   中华财务网
   万行财务人才网
   财务与经济
   首席财务官

   中国会计网
   财务与会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会计师
   中国会计视野
   中国会计视野-会计博客
   中国会计视野社区
   中国会计社区
   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
   中华会计网校
   中华会计网
   中华会计考试网
   会计网校
   东奥会计在线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新华会计网
   无忧会计
   会计考试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
   炎黄春秋
   我爱北京
   世界经济学人
   高端阅读
   中国毕业论文网
   浓缩论文精选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WebCT教学平台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学会
   e-learning 大讲堂
   读书论坛
   读书
   教育学在线
   K-12教育网
   教育技术研究
   在线教育咨讯网
   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委员会
   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
   中国教育研究网    
    

   雅信达英语互动网
   esl-lab
   usatoday
   divace  
   English-to-go 
   21century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节目
   中央电视台希望英语
   上海热线
   上海日报

    21cn旅游
    战胜编程必备课程资料库

    CI Webstie Recommendations
    7-12educators
    NCRVE

 
 

日志更新

 
 

查找


 

最新评论

留言板


Blog信息
blog名称:
日志总数:336
评论数量:1090
留言数量:2
访问次数:2382393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4日


 
 
 

 


[随意聊吧]“邹张之争”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转)
原创空间,  情感绿洲

我不能发帖子呢?难道我触犯了右派利益吗?岂有此理!!!!!!!!!11 发表于 2007/11/6 14:26:33

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28572     哈哈,有点意思,到似乎和我本人发生的事情有点类似。不过我的对手可是个卑鄙的小人,哪里可以和北大相比呢?!但话说回来,现在的北大也真不咋地了... “邹张之争”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文/鲁慢     一、前言     最近学界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和原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邹恒甫之间的纠葛而闹得沸沸扬扬。由于这两个人都是“牛人”,各自的学生弟子、朋友故交等组成的亲友团和各自的fans都很多,大家各为其主,在网络上展开唇枪舌战,由于邹张两人的博弈正在分阶段进行着,目前还没有正式结束的迹象,他们两人之间的每一阶段的每一项行动,不断引起一场又一场激烈的口水战,非常象一场激烈的球赛,又极象一场拳击比赛,观众如潮,看得人眼花燎乱,目不暇接。     其实大家在邹张之争中,总是去评价他们两人之间的是非对错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规范,反而忘记了作为经济学工作者应尽的职责,严重偏离经济学研究方向。大家(包括邹张两人本人)不是一再强调经济学不考究道德规范,而只研究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理性人的决策最优化(效率)问题吗?因此,我觉得,大家的争论应该归集到邹张两人在约束条件之下,作为理性人进行博弈的最优选择的研究上来,这才是争论的“正道”!     张维迎在他那本著名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书的导论里,教导我们:“一个人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对方的反应”,他又教导我们“要培养用所学理论(即博弈论)分析现实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今天就用他说的这个博弈论分析一下他和邹恒甫教授进行博弈的这个既是他们之间的私事但又具有社会意义的博弈案例。     按照张维迎书中的那一大堆概念定义表述,很明显,他和邹的矛盾当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为什么说是“完全信息”?因为邹张两人都是国内经济学界顶尖的牛人,他们采取每一项针对对手的行动(包括语言攻击、博客发言、声明等等都称之为针对对手的“行动”)选择及得益和对手相应采取的反击决策及得益都能事先了解,也就是张在书里说的“一个人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对方的反应”。而他们属于“动态博弈”这点,就不用解释了,相信大家都清楚。     呵呵,效仿所谓的主流经济学论文的基本结构,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邹张两人博弈的缘起及经济学学术工作者的态度;第二个部分建立了一个动态博弈型模分析他们的博弈过程;第三部分是结论。     二、模型     为了说明他们的博弈结构,我效仿张的书画一个图如下,A表示邹恒甫,B表示张维迎,到目前为止的争论,由于他们的选择可以导致至少①②③④⑤五种结果(有些结果①②③④由于选择的问题并没有发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邹恒甫的“大嘴巴”是争执的起因    很明显,他们两人之争是由A邹恒甫引起的,由于B张维迎忙于当企业的独立董事和醉心于权力(一门心思想当光华学院院长)无心学术,所以A想通过怦击B的行为,纠正B的行为而希望B能转到搞纯学术研究的正道上来,多出学术成果(关于这点,我们孤且相信A的出发点是好的,其实邹对学术界牛人行为的怦击不止B一个,只是B和他同一个学院,B可能认为“受害”最深)。其实A有两个选择,即,不怦击B,则导致①处的相安无事,博弈结束;如果选择怦击B,那么,B如何反应和反击,A肯定想过。当然,A的最理想的结果是B不反击,而默默地“改正错误”,把主要精力转到学术上来,实实在在做出学样成果,那么A的怦击目标达到。当然,在A看来,就算B选择反击,A也有持无恐,所以A首先用“大嘴巴”把攻击的选择付诸行动。     (2)张维迎反击的时机选择    针对A的攻击行为,B选择反击的时机把握非常赖人寻味:A的攻击行为是较早时间发生的,那时B还不是光化学院院长,正在挖空心思谋求在厉以宁引退之后由他张某人接任。因此,这时B由于受到形势所迫,只好隐忍,这时则出现②处的相安无事,博弈结束。     这里要注意,不要以为B不想反击,而是B认为反击的时机不成熟,其实在第一个黑点处,B是可以选择反击的,虽然他这时还没有当院长,但他可以选择“告状”或“建议”上级开除A达到反击的目的,或者在报刊杂志、博客上写东西为自己辩解达到反击的目标。但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很低,而且不利于他以后争院长,所以作为理性人,A当然只好选择隐忍而不反击,出现②处的相安无事。但这时,我们可以想象B对A的咬牙切齿,甚至非常有可能在内心发誓:有朝一日我张某人上台,会给你好看!     果然,A通过一番“努力”,如愿以偿当上了院长,这时,A反击变得迫不及待了,很简单地找个理由(说B很少来学院上课,其实A应该首先问问自己给学院上了多少课,象A这种经常到处走穴兼任N个公司独立董事的人能有几天呆在学院上课?)说院长办公会决定学院解聘B,就这样反击报复了B。     B在第二个黑点处选择反击其实早就想到了第三个黑点处A的决策已不够成对A本人的任何影响,原因有两条:一是A目前已任院长,而且从校方事后表现来看,A已完全征得校方的相信,他有持无恐了;二是社会舆论会对他的行为进行批评,但社会舆论又能奈他何?A也不止一次受到舆论谴责了,就象卖身的鸡一样,有了第一次,也就不在乎两次三次N次了。     (3)反反击——邹恒甫坚持不懈斗争的依托    经过上述过程,目前博弈的阶段已进行到第二个黑点处,由A选择。这时A面对B的反击如果选择沉默,博弈结束。显然这种选择不符合A的性格和理性,就算单纯是为了学院解聘他教授这个面子,A也要反反击。因此,A选择给教育部长写公开信,和在博客上公布更多的B的一些所谓“内幕”来达到对A更猛烈的怦击。这时A的行为已不是象当初那样是为了B的“转变”了,很明显,鱼已死也就不怕网破。A这时的反反击行为的主要目的已变成对B道德和人品的全面控诉,目的就是道义和人格上搞臭B。     A不是没有想过第三个黑点处的再回应反击,如现在的结果北京大学人事处把A开除。A为何不怕这个反击结果还敢与B斗下去呢?这明显,A并不单靠北大这个教职,按A目前在国内经济学界的名气,他要到除北大之外的任何大学当教授不成问题,何况他还有在世界银行里收入不菲的职位,这是他不怕斗争的真正原因,也是他成为斗士的真正依托,没有这些依托,而敢叫板现体制,是不可想象的。     (4)张维迎撕破了最后一层面纱之后把北大也押上了    由于A的反反击,没有导致③处的博弈结束,自然到第三个黑点处由B来选择决策。B面对A的追击(既给教育部长写公开信又在博客网上公布B的所谓“黑幕”信息)认为,你不仁,休怪我不义。于是B干脆再做绝一点:动用资源,由北大人事处下通知由北大的名义不再聘用A,这等于说北京大学开除了A!     熟悉目前高校人事制度的人都知道,作为北大下属的光华学院解聘A之后,把A的人事退回北大人事处,北大人事处还可以以别的院系或研究所等机构再聘A,就等于A离开了光华学院而没离开北大,这种人事变动是很平常的,这其实是可以令两方都可以接受的最好结局。     可惜恼羞成怒的B不肯让这个结局存在,他动用资源,让北大彻底与B割烈,不惜把北大百年来树立起的“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给押上!最后,我们看到了结局,在这场博弈中,B是完全达到了个人报复的目的:把A彻底从北大清除出去,眼不见为净。之可惜的是为了个人私利,把北大百年精神毁于一旦,着实可悲可叹!     三、结论    上述第三个黑点之后当然还有博弈,但已不重要了,我们不再继续分析。现在主要来看看张邹之争背后折射出来的深层的值得玩味的东西。     第一、张为何不大度一点,容天下难容之人(邹)?我们可以猜测一下:很可能张不自信,而邹批评张确实批到了他的痛处,如果没批到他的痛处,他大可一笑了之。而张为何比较怕邹的批评而不畏惧社会舆论对他的其它批评?这是因为邹是同行,而且是个具有国内甚至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同行,这对他的批评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才是最致命的。     第二、邹为何在张的反击之下,并不选择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老是选择实际打击效果不佳的写信、发表声明、写博客帖子等方式反击张呢?有许多网友提到这个问题,还为邹出谋画策,说光华学院和北大对邹的处理违反《劳动法》和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等等。其实我们不要为别人操心,邹作为聪明的最懂得理性的学者,不会不考虑到用法律武器。在邹看来,他与张的争论并不是为了他在北大的教职,而是争人品争道德或者说是做真真正正做人的尊严,因此,你要他去用法律争那些斤斤计较的“实际利益”他可能认为这是“丢丑”。     第三、邹张博弈显示:邹是现体制之外的人,很多现体制内的潜规则他不懂也没有深究,但他看到了这种体制的害处,他要猛烈的批评;而张则是现体制之内的人,而且深陷现体制内,他在现体制内活得如鱼得水,他可以把现体制内的权威用得淋漓尽致,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邹张博弈其实是一场不会有结果也无法判别胜负的博弈。张有所得,但也失去很多;邹有所失,但也得到一些,两人之间的悲欢离合可能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感受最深,作为局外人,我们的分析就只能这些了。  参阅: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2&ID=383480


阅读全文(5233)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047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64077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