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2008/6/22 10:57:03


阅读全文(4741) | 回复(4) | 编辑 | 精华

6月27日,到辖区的LH新村参加组织活动(玩笑的说法就是过集体性生活,晕)。由于观念、兴趣爱好和人际关系的原因,到新村后,几个长舌妇便围坐在桌子旁边一面吃东西一面嚼舌头,气排球队就去小学的球场练球准备参加比赛,司机和几个后勤的就摆桌子打拖拉机(我这人最讨厌打牌),我和一个文职的无事可做,便相约去参观游览一下这个名声极大如雷灌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在新村里到处走走看看,环境倒是不错,只是垃圾筒太少,吃完零食找不到地方丢垃圾。大多房子都是统一设计和建设的,只有部份自建户还是按老式的建筑风格来建设。自助采摘区、自助种植区、观光果园区设置也还合理,都环绕在新村周围。 新村的前期建设已经由财政部门投入了几百万搞环境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按新村规划图来估算,整个新村建设没有亿元拿不下来。对于资金不足的农户,当地政府除了资助,主要是优惠贷款,每户15万RMB,据说是财政贴息3年吧。新村至今还在建设当中,部分农户房子还没建好。 新村建设在某景区附近,以“生态休闲农家乐旅游”为发展定位,从整体来看,既为新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又符合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但是,开发建设经费跟不上,新村自去年开村以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更没有报纸吹嘘的那么好。虽然农民的住房大都是仿别墅风格,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特色。新村的主要景点就是一座风雨桥,但是设计简陋,基本上找不到风雨桥的味道。建桥所有的瓦片质量低劣,数量也少,估计无法承受8级大风,后期维护费看来是笔数目不少的数字。另外,虽然新村建设了,但农民的经营模式比较单一,“农家乐”的主题纯粹就是到农家吃农家饭,没有特色,根本没法和辖区内另外一个主营“农家乐”的新村相比。经实地调查,大多数农家都没有顾客光临,都是以村、组干部接待为主,来人多数到村、组干家食、宿、玩。所以,即便再多人来,都只按前人所建议,到特定的那几户农家来。况且,新村建设之前,当地农民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对于新村开村后,缺乏培训的农民并不知道如何经营“农家乐”,甚至观念迟迟没有更新,根本没想过要想方设法吸引顾客和招揽生意,和新村建设前没什么变化,当然,除了房子。 参观完了新村,再也不知道做什么了,吃饭的时间又没到,只好在附近溜达,馋了就回去找些零嘴嚼嚼,无聊透顶。虽然交通条件、地理位置都比较好,但是,整天除了我们这一拨人,只发现城里某区直单位来这个新村组织活动,必竟他们也是这个新村建设的关键部门,能不来捧捧场吗,除了体验“农家乐”,还得加强组织建设嘛。 当地不是旅游的理想目的地,同样的“农家乐”新村也在当地如雨后春笋般的建设当中,如果后期开发建设、培训和客源跟不上,不知道这每户15万的贷款何时结清。总之,有点心酸,说不清楚为什么……

Qr

Posted by Qr on 2008/6/22 10:57:03

回复:无题

2008/7/3 11:25:37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以下引用Qr在2008-7-1 10:10:52的评论:这就是所谓的“政绩工程”咯。 前些天忙事情,操心多了,自己也病倒了,现在还在修养中,所以没怎么有时间上网来和大家交流。哦,保重身体呢。

Kinogam

Posted by Kinogam on 2008/7/3 11:25:37

回复:无题

2008/7/1 10:10:52

这就是所谓的“政绩工程”咯。 前些天忙事情,操心多了,自己也病倒了,现在还在修养中,所以没怎么有时间上网来和大家交流。

Qr

Posted by Qr on 2008/7/1 10:10:52

回复:无题

2008/6/28 17:49:44

真是可悲的乱投入资金,唯一希望是那些新屋能承受8级地震。

Kinogam

Posted by Kinogam on 2008/6/28 17:49:44

回复:无题

2008/6/22 19:01:56

呵呵,新村,为了增加收入,不少景点可是费了去了。农家乐,就是一个名而已,基本没什么新鲜的。

烟雨朦胧

Posted by 烟雨朦胧 on 2008/6/22 19:01:56

» 1 »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305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66319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