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August 2025»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公告

戒除浮躁,读好书,交益友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blog名称:邢红瑞的blog
日志总数:523
评论数量:1142
留言数量:0
访问次数:9693547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20日




[UTM]代理ARP(proxy ARP)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原创空间,  文章收藏

邢红瑞 发表于 2009/3/25 21:50:24

最近内网一直有人发邮件,说自己的IP被人占用,此时我正在外地出差。回来后做设备的测试,发现我IP被占用,后来改了几个都不行,肯定是ARP攻击,我一直纳闷是谁在做ARP攻击呢。后来发现我把设备的ARP PROXY 打开了,造成了研发网的ARP攻击,都是我的错。 什么是proxy ARP?   proxy ARP就是通过使用一个主机(通常为router),来作为指定的设备对另一设备作出ARP请求的应答     proxy ARP是如何工作的?   设备需求:   Cisco 2500系列的rourer   Cisco IOS Release 12.2(10b)    500)this.width=500'>  假设在如上图的一个环境中,位于子网A的主机A(172.16.10.100)需要发送packet到位于子网B的主机D(172.16.20.200)上去.于是主机A将发送ARP请求给D.当然,为了能够达到主机D,就需要知道主机D的MAC地址.因此,主机A在它位于的那个子网A上广播ARP请求,大致内容如下图:    500)this.width=500'>  当然router的e0口也接收到该广播,但是router默认不会转发广播的,所以该ARP请求仍然到达不了主机D.但是router却知道主机D位于另外一个子网B.于是router应答自己的MAC地址给主机A,如下图:   500)this.width=500'>  注意如上图,源IP地址为主机D的IP地址,但是源MAC地址是router e0口的MAC地址.这就是发送给主机A的proxy ARP应答(代理人,中间人).这样的proxy ARP应答一般是作为unicast发送给请求者(主机A) 网管网bitsCN.com   主机A收到这个proxy ARP应答以后,开始更新自己的ARP table,如下图:   500)this.width=500'>  于是从现在开始,主机A将不把要前往主机D的packet通过router e0口(00-00-0c-94-36-ab)转发,因为router知道如何到达主机D,它会把packet转发给主机D   另外,位于子网A的主机的ARP cache,如下图:    500)this.width=500'>  注意上图,3个IP地址映射到1个MAC地址(router e0口的MAC地址)上,这就说明正在使用proxy ARP     Cisco的router的接口应该配置成能够接收和应答proxy ARP,当然这个默认是启用的,不过可以使用一些命令来关闭这个功能,命令如下:   Router# 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 e 0   Router(config-if)#no ip proxy-arp   Router(config-if)#^Z   Router#   要再次启用的话,在接口配置模式下使用ip proxy-arp命令即可     proxy ARP有哪些优点?   最主要的一个优点就是能够在不影响其他router的路由表的情况下在网络上添加一个新的router,这样使得子网的变化对主机是透明的 中国网管联盟www.bitscn.com   proxy ARP应该使用在主机没有配置默认网关或没有任何路由策略的网络上     proxy ARP带来的哪些负面影响?   1.增加了某一网段上ARP流量   2.主机需要更大的ARP table来处理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3.安全问题,比如ARP欺骗(spoofing)   4.不会为不使用ARP来解析地址的网络工作   5.不能够概括和推广网络拓扑


阅读全文(390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047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65664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