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信息 |
|
blog名称:IDMer (数据挖掘者) 日志总数:175 评论数量:848 留言数量:119 访问次数:2485936 建立时间:2005年6月24日 |
我的相册 |
|

|
联系方式 |
 |
|
| |
公告 |
“数据挖掘者”博客已经搬家,欢迎光临新博客网址:http://idmer.blog.sohu.com 我的新浪微博:@张磊IDMer |
网络日志 |
|
“Friends”英文字幕下载  |
|
|
|
|
|
数据挖掘者 发表于 2005/11/1 22:56:33 |
|
|
|
来源:http://www.nai.edu.cn/library/friends_scripts_en.rar“Friends”(老友记)的英文字幕文件,Word文档,幽默有趣的系列剧,对学英文也有帮助。介绍:http://ent.tom.com/1030/1592/20031125-61100.html《老友记》在美国播放已达10季了,该剧目前是欧美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收视率常居榜首,播出以来一直为NBC电视网的招牌戏之一,多次获得艾美奖的提名并数次获奖。那些轻松而诙谐的人物对白,蕴涵着一种独特的“美式”幽默,令人拍案叫绝。500)this.width=500'>
注意:关于Friends的可外挂英文字幕,可以到http://www.friends6.com/下载,里面介绍了相应外挂字幕的方法,最好的《六人行》中文网,值得推荐! |
|
|
|
阅读全文(189129) | 回复(184) | 编辑 | 精华 |
|
|
|
|
|
|
|
回复:“Friends”英文字幕下载 |
|
|
|
|
|
pp(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4/21 14:31:04 |
|
|
|
太感谢拉
i love you very much |
|
|
|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
|
|
|
|
|
|
|
回复:“Friends”英文字幕下载 |
|
|
|
|
|
英语爱好者(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4/19 21:55:40 |
|
|
|
haohao,怎么下阿,谢谢了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帖子顶部有链接。 |
|
|
|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
|
|
|
|
|
|
|
回复:“Friends”英文字幕下载 |
|
|
|
|
|
ZDStar(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4/16 21:55:01 |
|
|
|
以下引用pp(游客)在2006-2-25 14:08:46的评论:真是非常感谢Thank you! |
|
|
|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
|
|
|
|
|
|
|
回复:“Friends”英文字幕下载 |
|
|
|
|
|
青柠一片天(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4/14 20:52:28 |
|
|
|
以下引用pp(游客)在2006-2-25 14:08:46的评论:真是非常感谢谢了 |
|
|
|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
|
|
|
|
|
|
|
回复:“Friends”英文字幕下载 |
|
|
|
|
|
jennifer(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3/23 10:57:20 |
|
|
|
It'S SO USEFUL FOR US ! TKS a lot |
|
|
|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
|
|
|
|
|
|
|
回复:“Friends”英文字幕下载 |
|
|
|
|
|
;(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3/11 15:50:54 |
|
|
|
ting hao |
|
|
|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
|
|
|
|
|
|
|
[转] 我是怎么看FRIENDS练口语的 |
|
|
|
|
|
数据挖掘者发表评论于2007/2/15 13:57:19 |
|
|
|
很早就开始看F6,最开始是从起床开始,就一个人对着电脑,傻笑一天,每天吃一顿饭,傍晚和同学一起吃饭的时候,基本就不会说中国话了,被人说什么第一个反应就是英文。周末同学都回家了,更是变本加厉,因为没有人和我说话,内心独白都是F6里的各种声音,还有那种“哄笑”配乐,一个周下来,感觉人快疯了。大学的时候是为了好玩,没想着真的用它来学英语。后来工作了几年,因为一直野心勃勃的要去美国公干,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重新FAN F6,很长一段时间过去,学下来,感觉有些许体会了,上来冒个泡。第一遍,带中文字幕看一遍10季真不是个小数字,看了一遍把当初那种感觉找了回来,所谓的感觉,就是在内心独白的时候都是英语,说话的第一个反应也是英文。第二遍,带英文字母看了一遍我买的是60张的那种DVD,英文字母有几季还是不错的,后面的越做越差,真是没法看,就当了剧本。第二次看,基本都能听懂了,就帮着DVD校对字幕,校对的过程中,听力本身就是一个提升。第三遍,不说你也知道了,去掉字幕,去掉字母有一个好处,就像丢了拐棍,你听起来就不会像看着英文字母那样一下就反映到脑子里,还要想一下,哦,这个单词是什么来着,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对于掌握了的单词,突然冒出来,还是会思维停滞一下,就在这停滞的一下,新的内容又冲进来了,你就顾此失彼,到最后,前面的没想起来,后面的又忘了听,刚开始的时候是懊丧不已,因为前两遍的信心全被他给摧毁了,不过没关系,很正常的么,这个地方,你就要不停的重复听,所以你买DVD机比较好,有那个A-B重复健,可以无限重复你要听的句子,你总有想起来的那一刻吧第三遍是最痛苦的,也是最能升华的一个阶段。我在做第三遍的时候,是听力口语一起来的,其实这两个本来就是分不开的,口语,要求自己强力模仿!!!!!注意这个词哦~~~不是吃干饭的,充分利用了A-B健,一个句子重复放,跟着读,然后跟着说,最后脱口而出,一点也不比他们差,甚至可以在语气,语调上,和他们一模一样。作这一部分的时候,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跟着读剧本,这是十分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像学鸟叫一样,学他们的声音,不要把自己原来读英文的习惯带到里面去,剧本只是告诉你他们再说什么内容,只是一个提示的作用,因为他们有很多连度,四个音节,在他们嘴里常常变成了2个音节,甚至一个音就带过了,你根本就反应不过来,这也就是我们听不懂他们说话的原因,太快了,而你根本不知道他连读了,如果按照自己的读英文的习惯,永远也做不到他们一样快。所以记住,!!!!!!学他们发出的声音,而不是读他们说出的句子!!!!!!!这第三遍,我可以用老牛拉破车来形容,实在是很慢很无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特别是一开始,记得101背到我想吐,莫尼卡的那句 “THERE IS NOTHING TO TELL@!#$%@#%@!%@$#%”可以直接当减肥药了,一听到就想吐!!但是,有一点保证,以后老外用多快的速度,我都能听懂她在说“THERE IS NOTHING TO TELL@!#$%@#%@!%@$#%”而且可以和她说的一样快,一样纯正的美国纽约音。兄弟们~~~代价惨重阿~~~~~`你可以算一下,一集大约20分钟,每句话重复10遍,那是什么概念,就是一集学下来要200分钟,折合3个多小时,如果你特别笨的话,多跟几遍,时间又上去了,我经常会思想溜号,A-B的时候不知道想什么去了,就要多重复几遍。我当初算了一下,我大约要跟到第7遍的时候才有感觉,前面不是语速慢了,就是快了,要么就是停顿不对,也可能我比较笨?加上笨的原因,加上溜号,大约有4个小时一集把.下面分析一下他们六个人的口音语速,RACH,我最喜欢的角色,她的口音不很好学,因为她经常会发出很可爱的声音,感情丰富啊,而且连音也比较多,但是学她很有用,因为她的发音很性感,个人认为。CHANDLER这个家伙经常会把我逼疯的,他太贫了,语速又快,最难学了,,最好学的是PHEEBS,很喜欢她,她的发音很圆润,语速也很正常,MONIKA 可以用她来练长句子,她经常会一口气说很多,JOEY,他反映慢,语速适中应该是最好学的一个,可是他的声音太低了,不适合女生学,我学他太吃力了,男生的话是个首选~~~~这样我整了3季的时候,除了生词,在新天地泡吧的时候,可以和老外自由对话,心理满足了一把过了3季,后面的7季就会块很多,因为很多句子,在你的耳朵里已经是很简单的,根本不需要重复,你要练习的只是特别难的那些长句,记不记得伦敦之行?走之前,莫尼卡的那一口气说完的长句子,呵呵,那就是最高境界,你可以脱口而出,和她一样快,一样不喘气,后面的你就不用跟了,你可以出师了~~~ 但是,这是3季以后的事了,3季不过,一切免谈~~~而且有一项工作是必须作的,是贯穿10季的工作,那就是笔记!!!除非你的牛人,不过牛人也就不来看我这个帖子了,呵呵笔记很重要,里面会有生词,特别是“该死的ROSS”,他在里面经常不出好词,你就查吧,再就是俚语,很多俚语这才是地道的美语,你只有作了笔记你才有积累,最重要的是多有成就干啊,看到那么多的笔记,我的笔记可以从地板摞到写字台那么高,因为我字特别大?不是!是我做得很细!细到从头看IS的用法,把它当作一个事业来做,当作一个重整英语的契机,好好的梳理一下自己的存货。说实话,这也很痛苦的~~~~~看肥皂剧是很开心的,可是学肥皂剧就没那么开心了最后,就是坚持的动力了,我不知道别人是为什么,要学好英语,但是你的动力要足,而且经常要受受刺激,否则的话很容易坚持不下来好啦,罗嗦了一大堆,就是想献给所有喜欢F6的朋友,因为老在各个F6的英文论坛上潜水,只当不传,现在写了这一大队,也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不管怎么样,鲜花鸡蛋,统统收下了。 |
|
|
|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
|
|
|
|
|
|
|
【转】网友推荐学习方法! |
|
|
|
|
|
数据挖掘者发表评论于2007/2/15 13:56:40 |
|
|
|
发布日期:2006-08-07 发表评论 信息来源:北京考试报 上托福班的时候,正值北京最热的时候,和室友每天奔波行走于北大和新东方第五教学区,中午吃教学区卖的5块钱盒饭,很有种回到高中的感觉。在这之前,我只翻过两遍王玉梅的词汇书,“混个脸熟”。每天听课,回去做些练习,看看“friends”或是“sex and city”,晚上吃点好的,也是颇为惬意的时光。另外,多说一句,新东方老师强烈推荐这部电影。 1、狂看《老友记》练听力 记得第一次在课堂上做完听力,老师给我们对完答案之后说:“错二个三个的,你从现在开始每天晚上就洗洗睡吧;错五个六个的,继续保持;……错二十个以上的,劝你现在退班下次再考吧!”我当时狂晕,因为我就属于需要“退班再考”的那个集合的。靠着自己强健的心脏,一直微笑撑到下课。之后,怯怯地问室友:“错几个?”她也怯怯地回答“快一半了……”我不禁哑然失笑:“我也是……”我们俩当即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语法、阅读都不成问题,惟独听力很晕,于是就狂看“friends”(编者注:美国当红连续剧“老友记”),室友比我境界高,狂看“sex and city”(编者注:美国当红连续剧“欲望城市”)。几天下来,发现自己不但思维已经被连续剧主导,连语言都有表达困难的趋势,有一次跟同学聊天,居然一时想不起来中文怎么说来着……小插一句,个人认为“老友记”比“欲望城市”更贴合TOEFL的听力范畴,不信可以去看它的第一季的第一集,其中至少包括了四、五个托福听力习语。里面有就餐场景、洗衣服场景、约会场景,甚至校园场景,还是很有用的。当然,如果打着中文字幕一集接一集地看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建议每天“精看”一集,达到能听写,然后对照英文台词的程度,“泛看”三到四集,配合英文字幕。 开学后很快迎来十一长假,我决心到家乐福批箱方便面,然后不出寝室,狂看七天托福。恰好期间室友都外出,她们戏称我会把寝室变成“托福集中营”。在这个不长不短的假期里,我系统地做了几套题,基本上每天两套,同时开始写作文,复习在新东方记的为数不多的笔记。 2、听说读写各个击破 到最后阶段,我如愿步入了听力老师形容的“洗洗睡吧”的阶段。10月16日,上战场。早到了一个多小时,考完时快饿死了。个人感觉是:早饭要多吃,但也别撑着。我是在首师大考的,考场气氛挺好,老师很和蔼,很细心,顺便说一句,在考前一天会有一个小小的培训,交代一些注意事项什么的。填个人信息和答题有交替,感觉比较轻松,精神不会很紧张。不过,结果出来后,我考了677分,连自己也有点意外。 写了这么多,总觉得自己的这个托福成绩有点像是混出来的。但后来跟很多同学交流了一下,发现我还算是认真准备的!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要“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不必把托福看得过于恐怖,但是题要多做,细节多注意,背单词是基本功就不多说了,重点放在听力和作文上,但是阅读和语法近来也有变难的趋势,也不能忽视。 对于听力,我的经验是,熟能生巧。以听原题为主,反复听,选一些对话和段子来精听背诵,泛听提高耳朵的敏感性。听时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在平时训练中要加强。还要平时多积累一些托福听力中常考的习语。 语法方面,语法是抓分的,也是容易丢分的。以语法老师的笔记为知识点基础,背得滚瓜烂熟,看到题目就能“条件反射”是最高境界。最重要的不是埋首题海拼命做题,而是把自己所有做错的题目都汇总,反复“回放”。 至于阅读,老师讲的先看题再看原文的方法及种种技巧是很实用的。反复研究如何快速从原文中找关键词和答案句有利于快速提高阅读速度,对常考文章类型有大致把握利于考场稳定发挥。 最后是作文,我作文准备得不够充分。共写了五篇,第一篇用了2天,第二篇用了1天多,后三篇都是模拟的时候写的,用了35分钟、30分钟、29分钟。一定要在最后按照考试速度写。大家可以先把题库里185道题分类,每一类大体都用自己改的“模板”,开头、结尾最重要,中间举例可以考前多想一些。感觉作文似乎写得不顺,这跟我准备得不充分相关,我是考前十天才买了本胡敏的作文书,仓促可想而知。后来成绩证明果然亏在了作文上,5.0(满分6.0),希望大家要吸取教训,早一点开始准备作文。 个人感觉是:实际的听力跟在新东方的喇叭放出来的效果很不一样,考前严格按照考试规定时间,多做两套真题,调整好兴奋点,效果更显著。祝愿大家在1t和5t中都取得好成绩! (李怡,北京新东方学校托福班学员,托福677满分获得者,北京新东方学校2005年高分颁奖大会托福一等奖获得者。) |
|
|
|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
|
|
|
|
|
|
| |